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华南地区水产病害测报

2013-8-2 17:58|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30725|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6月份主要的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链球菌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孢子虫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和弧菌 ...


  广东:天气多变勤巡塘
  
  文/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6月病害发生情况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6月份主要的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链球菌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孢子虫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和弧菌病、甲鱼红底板病和鳃腺炎、罗氏沼虾白尾病和固着类纤毛虫病、对虾白斑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二、7-8月病害发生情况预测
  
  7-8月份我省水温、气候将持续升高,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预测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车轮虫、指环虫、锚头鳋、鳜鱼虹彩病毒病、鳖白底板病、对虾的白斑病、红腿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病害的发病率较高,应及早做好预防措施。目前局部地区已发罗非鱼链球菌病,罗非鱼养殖主产区要注意做好水质调控、降低养殖密度等预防措施,防止发生暴发性流行。
  
  7-8月份天气多变,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巡塘值班,多注意观察鱼类的吃食情况和水质情况,要注意水质突变造成鱼类缺氧死亡, 虾类养殖要注意由应激反应造成的损失。雷雨、台风较多,天气闷热,要做好预防台风、洪水等措施,暴雨过后,密切注意池塘水质的变化,及时做好调控。
  
  三、草鱼出血病和对虾白斑病的预防措施
  
  1、细菌性肠炎病的预防方法:
  
  (1)溴氯海因或氯制剂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2)大蒜素粉拌饵投喂(用量按说明书使用),每天1次,连用3-5天。
  
  2、对虾白斑病、桃拉病的预防方法: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
  
  (1)聚维酮碘溶液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2)全池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3)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增强体质。
  
  广西:对虾病害造成损失7000多万元
  
  文/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一、6月份病害发生情况
  
  2013年6月,危害广西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有对虾白斑病、偷死病和鱼出血性败血症、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中华鳋病、缺氧及鳖红脖子病、腮腺炎、穿孔病、白底板病15种,各种病害造成养殖动物死亡重量612.1万千克,经济损失7329.7万元,其中对虾589.7万千克,经济损失7184.2万元。
  
  2013年6月,实验室检测病样167个,病样品种有石龟、黄沙鳖、青鱼、鲟鱼、罗非鱼等,主要病害有罗非鱼链球菌病、龟鳖腮腺炎、鳖红底板病、鲟鱼出血性败血症、青鱼赤皮病。
  
  二、7月病害预测
  
  2013年7月,高温天气来临,持续偏高的水温影响了养殖动物摄食,从而导致抗病能力下降而引发病害。白斑综合症、偷死病等仍将危害对虾养殖,危害程度较6月份有所下降;腮腺炎和红底板病等还将严重危害养殖龟鳖;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链球菌病和指环虫病、孢子虫病、三代虫病、车轮虫病等将严重危害养殖鱼类,危害程度与6月持平。鳖鳃腺炎病、出血性败血症等将在局部爆发流行。
  
  三、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养殖对虾
  
  (1)每10-15天定期用微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质。
  
  (2)每隔15天拌饲料投喂酵母细胞壁或黄芪多糖3-5天,每天一次。
  
  2、养殖鱼类
  
  (1)适时加水调节水温。每10-15天泼洒生石灰水一次,调节水体pH至7.0以上,大雨过后及时用生石灰兑水泼洒池水及四周。
  
  (2)控制日投饲率在2.5%以下,每15-20天拌饲料投喂黄芪多糖5天,每天1次。
  
  (3)细心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坚持每天巡查一次以上,仔细观察水质变化情况及养殖动物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发现疑似染病,及时采送病样送实验室检测,并根据实验室的建议采取防治措施。
  
  3、池塘养殖龟鳖
  
  (1)做好水质调控工作,每10-15天泼洒生石灰水一次,改善水质和底质。
  
  (2)每隔15天拌饲料投喂黄芪多糖5-7天,每天1次。
  
  (3)引进苗种先在养殖场所外隔离养殖20天以上,监测无疾病后再放养入场。
  
  4、小池养殖龟鳖
  
  (1)养殖用水应曝气24小时以上,每天换水2次以上。
  
  (2)投喂鲜活饵料的,投喂前应去除内脏并消毒;每隔10天拌饲料投喂黄芪多糖3天,每天1次。
  
  (3)引种时先在养殖场所外隔离养殖20天以上,监测无疾病后再放养入养殖池。
  
  (二)治疗措施
  
  1、龟鳖腮腺炎
  
  发现病情,先停料2天,池塘养殖的用硫代硫酸钠改水,改水后用国标消毒剂(如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养殖水体,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小池养殖的适时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同时拌饲料内服敏感国标药物及黄芪多糖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7-10天。一个疗程后,每隔15天拌饲料内服黄芪多糖,每天一次,连喂5天。
  
  2、对虾偷死病
  
  发生拟似病情,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每天1次,连续3天;同时拌饲料内服黄芪多糖+三黄粉+敏感国标渔药,每天 1次,连喂 5-7 天。
  
  3、出血性败血症
  
  发现病情,先停料2天,水质较差的用硫代硫酸钠改水,改水后用国标消毒剂(如三氯乙氰脲酸粉)消毒养殖水体,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同时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国标抗菌药(如氟苯尼考)和三黄粉及黄芪多糖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5-7天;大水面养殖,每亩1米水深用300克烟丝浸泡24小时后连渣带水均匀泼洒,隔3-5天再泼一次。
  
  4、赤皮、肠炎、烂鳃三病
  
  发生病情,先停料2天,用硫代硫酸钠改水,改水后用季氨盐碘消毒养殖水体,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同时拌饲料内服敏感国标药物(如复方磺胺嘧啶等)及黄芪多糖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5-7天。
  
  5、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
  
  全池均匀泼洒甲苯咪唑,隔5-6天再用1次;同时,每公斤鱼用0.3-0.4克青蒿末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每次连喂5-7天。
  
  海南:预计8月罗非链球菌病继续暴发
  
  文/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6月份,我省18个市县对鱼类5种、甲壳类2种、贝类3种等10个养殖品种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报告。
  
  一、病害测报情况分析
  
  测报数据显示:军曹鱼、青蟹、扇贝、珍珠贝没有病害发生;罗非鱼养殖品种发生了4种病害;石斑鱼发生了3种病害;卵形鲳鲹发生了1种病害;南美白对虾发生了4种病害;贝类发生了1种病害;共监测到13种病害(包括病因不明),其中病毒性疾病1种,细菌性疾病6种,寄生虫疾病3种,病因不明3种。
  
  (一)鱼类病害发生情况
  
  1、罗非鱼
  
  池塘养殖方式进行测报,水温29-32℃。池塘养殖罗非鱼发生了4种病害:细菌病、链球菌病、病因不明病和车轮虫病。全省细菌类平均发病率为30.4%(含病因不明),细菌病最为严重,最高发病率80-90%,最高死亡率为80%。
  
  池塘和网箱养殖方式进行测报,水温31-32℃。池塘养殖石斑鱼发生了3种病害:烂身病、寄生虫和病因不明、寄生虫病平均发病率2.2%;病因不明平均发病率为4.2%,平均死亡率20%;网箱养殖老虎斑发生烂身病,平均发病率为5%。
  
  2、卵形鲳鲹
  
  网箱养殖两种方式进行测报,水温31℃。卵形鲳鲹养殖本月发生1种病害,寄生虫车轮虫病,网箱卵形鲳鲹养殖车轮虫最高发病率10%,平均发病率为6%,最高死亡率为4%。
  
  (二)甲壳类动物病害发生情况
  
  南美白对虾
  
  池塘养殖方式进行测报,水温29-34℃。本月南美白对虾养殖发生病毒病1种、细菌病2种和病因不明1种。其中,病毒病最高发病率50%、平均发病率2.1%,最高死亡率40%、平均死亡率1.5%;细菌类病最高发病率100%、平均发病率18%;病因不明最高发病率28%、平均发病率3%,最高死亡率20%、平均死亡率达2%。由此可见,细菌性疾病是南美白对虾致命杀手,特别是副溶血弧菌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预防措施,一方面要注重水源的消毒,水质、底质的调控;一方面注重投喂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等增加虾体的抗病力。
  
  (三)贝类动物病害发生情况
  
  东风螺
  
  本月东风螺发生细菌性疾病1种病害,水温32℃。最高平均发病率80%、平均发病率为70%,最高死亡率70%、平均死亡率为20%。应加强对东风螺病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防控措施。目前应注重水源的消毒净化,用高聚碘浸泡螺体。
  
  总之,6月份多数养殖品种病害发生明显上升,特别是死亡率较为严重。应积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池塘养殖应注意水体的调控和增氧;网箱养殖应降低养殖密度和鱼体的浸泡杀虫和消毒;增加营养,增强生物体的抗病力。
  
  二、8月份病害发生情况预测及预防措施
  
  海南8月份还是水温的高温期,水产养殖动植物依然在生长旺盛期,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养殖水体难于调控,水质易恶化,加上高温适合病原菌链球菌病、弧菌病的繁殖,导致一些病害的发生率依然偏高。
  
  根据往年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情况和今年病情发展的趋势,预计8月份海南所有罗非鱼养殖区域将继续暴发链球菌病,损失较严重;海南所有对虾养殖区域,白斑综合症、桃拉综合症发病面积会比3-5月份有所下降;由副溶血弧菌引起肠道疾病会有所严重,病情控制难度大,南美白对虾养殖要重点预防肠道弧菌病为主。海水鱼类要继续加强对石斑鱼弧菌病和卵形鲳鲹车轮虫、类结节病、肠炎病等疾病的防治。

    【关键字】:病害预测 链球菌 白斑综合征 对虾

     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