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上海益农讯, 一、本周市场概述: 2013年第15周(4月5日-4月12日),本周初因市场规避美国农业部报告所带来的风险,国内豆粕跟随美豆走势有所上调,期价再次回归震荡格局。随后受供需报告对2012/13年全球大豆库存的预估值高于市场预期,导致大豆期货收低。然而由于国内禽流感并未完全遏制,南美大豆开始大量运达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将逐步回升,预计短期内豆粕现货期货价格均面临震荡下跌态势。本周国内各地工厂43%蛋白豆粕价格整体运行在3845-4258元/吨之间,整周均价呈下跌态势。 第15周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一周情况:周一,局部下跌;周二,涨跌互现;周三,局部上涨;周四,收盘稳定;周五,局部下跌。 第15周(CBOT)外盘行情:周一,收盘上涨;周二,收盘上涨;周三,收盘下跌;周四,涨跌互现 第15周大商所行情:周一,收盘下跌;周二,收盘下跌;周三,收盘上涨;周四,收盘下跌;周五,收盘上涨。 本周主要地区价格变化(单位:元/吨)
![]() 第15周豆粕现货价格行情呈下跌态势。本周全国各地豆粕均价为3912元/吨,与上周均价下跌95元/吨,环比跌幅2.37%,同比上涨10.92%。 二、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1,本周美盘豆类呈涨跌互现态势。上周国内小长假期间,CBOT大豆期价继续下跌,截止到上周五CBOT大豆期价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下跌,跌幅近6%,多重利空来袭导致豆类价格继续下跌。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因为美国农业部即将于周三发布四月份供需报告,中国禽流感疫情担忧减弱,以及现货市场走坚推高,提振CBOT大豆连涨二日,从上周触及的10个月低位反弹。随后因美国政府对2012/13年全球大豆库存的预估值高于市场预期,导致大豆期货周三收低。由于美国农业部4月份月度供需报告,美豆库存紧张提振现货,而南美大豆销售进度延后为美豆远月合约增添压力,周四CBOT大豆市场涨跌互见,近强远弱格局较为明显。 本周巴西政府供应机构将该国2012/13年大豆收成预估从3月的8,210万吨调降至8,190万吨。油世界分析师称,乾旱过后出现的两轮强降雨使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期降低。德意志银行将大豆价格预期调降13.9%,至每蒲式耳13.20美元。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在3月进口384万吨大豆,较2月上升32.4%,但较上年同期减少20.5%。巴西港口物流不畅,令一些付运被推迟。中国进口料较3月份有所增加,但中国部份地区爆发禽流感将可能拖累重建用作家禽饲料的豆粕的库存。本次供需报告USDA将2012/13年全球大豆库存预估从3月时预期的6,020万吨上调至6,260万吨,市场原先预期为USDA将下调预估值。USDA将中国2012/13年大豆进口预估从6,300万吨下调至6,100万吨。中国是全球最大大豆买家。在利多消息方面,USDA对美国2012/13年大豆结转库存维持在1.25亿蒲式耳不变,低于平均预期的1.36亿蒲式耳。 2,本周国内产区大豆价格维持稳定。日前,大连商品交易所发布《关于增设黄大豆1号指定交割仓库的通知》,在大豆主产地黑龙江设立两家黄大豆1号指定交割仓库和一家备用库。黄大豆1号交割区域由辽宁大连扩展到黑龙江,满足了市场的产区设库诉求,贴合国产大豆贸易流向和消费结构发展趋势,方便产区客户参与黄大豆1号的交易和交割,有利于增强盘面价格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将大大提升企业套保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国产大豆的市场影响力和国产大豆使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据统计,至3月底,我国秋粮收购量1.39亿吨,其中大豆收购量同比减少311万吨,所以目前国内大豆供应仍处于一段时间以来的紧张时期。本周海关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进口大豆381万吨,与之前市场预估基本一致,较2月份进口的290万吨增至31.4%,但低于去年同期的483万吨。由于当前的禽流感爆发,中国的大豆进口已经在放缓,实际进口量低于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中国的大豆进口规模居世界首位,约占全球总规模的60%,中国的采购明显影响着国际市场的大豆价格。3月巴西港口罢工及装运缓慢,导致国内大豆船期延误,造成国内大豆进口量大幅下滑,港口大豆库存也急剧消化。港口库存大幅下滑,导致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坚挺,令国内豆粕期价持续背离美豆。而4月之后,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将迅速提升。据称目前巴西待装出口大豆超过1200万吨,约为去年同期的两倍。巴西罢工结束后大豆装运加速,5月后大豆集中到港,原料紧张局面将得以缓解。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回升,豆粕现货坚挺局面将破解,豆粕期价也将承压下行。 本周由于清明期间爆发多项利空因素,令豆类进入4月份后直接出现一轮大跌走势。在国内豆粕市场本已偏弱的背景下,禽流感突发事件更令其雪上加霜。国内H7N9禽流感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豆粕市场价格,短短一周时间,豆粕期货、现货跌幅均在6%左右。本周以来,豆粕低开高走,探底回升,下跌未能展开,期价再次回归震荡格局。然而由于国内禽流感并未完全遏制,南美大豆开始大量运达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将逐步回升,豆粕现货期货价格均面临震荡下跌态势。目前港口大豆库存量虽已降至400万吨之下,但国内禽流感疫情未有缓解,对饲养业的影响仍在持续。饲养业的全面萎缩直接导致了饲料企业销售数量的走低,进而影响了对上游豆粕原料的采购。豆粕市场需求下滑明显,饲料企业大多是随用随采。另有消息称,养殖市场上部分饲养户存在自配料现象,虽然够不上规模性,但对豆粕使用量仍具有一定的影响。 3,本周是生猪养殖全面进入亏损的第五周,生猪养殖全面进入中度亏损,继续向深度亏损靠近。对养殖户利好的消息是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近期因各种原因均有所下滑。禽流感疫情继续发酵,对于饲料市场的影响体现在:首先,减少鸡肉消费,鸡价快速下跌;其次,猪肉作为传染源的载体,其消费预期自然下滑,并直接拖累饲料的消费预期;目前我国生猪、肉鸡等养殖业处于大面积亏损状态,疫情爆发后,不仅影响了需求,更重要的是,在行业生存困难之际,再度打击养殖信心,目前已有不少地方出现养殖户降低小猪、母猪存栏的现象。但是豆类期货在禽流感疫情持续发酵中找到一丝希望:发改委7日宣布,鉴于今年生猪价格明显下跌,猪粮比价连续4周处于6∶1盈亏平衡点以下。为防止过度下跌损害养殖户利益,引发猪肉价格周期性暴跌暴涨,有关部门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同时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稳定猪价。但相对庞大生猪存栏量而言,本次收储仅属九牛一毛,养殖户亏损仍较重。加上4月为传统猪肉淡季,预计收储对4、5月份生猪价格难有推高作用。 三、后市预测: 由于国内豆粕价格近期下跌过快,且现货依旧处于紧平衡状态,加之国际市场缺乏新指引,国内豆粕或将逐渐走稳并反弹。预计后期国内大豆集中到港供应压力仍将持续释放,致使油厂纷纷加大销售力度以继续提前锁定利润。随着南美大豆集中上市以及国内沿海油厂总体开机水平的预期提高,国内豆粕供应偏紧格局将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届时国内豆粕市场将承受巨大压力。 以上内容由上海益农授权刊登,谢绝转载!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