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上海益农讯, 一、本周市场概述: 2013年第29周(7月12日-7月19日),本周豆粕市场可谓“火力全开”。天气炒作依旧主导市场,加之美国陈豆供应紧张,美豆外盘涨势汹涌,国内豆粕期现市场紧跟外盘上涨节奏。尽管上涨趋势不大,但对于目前国内供应面逐渐宽松的局面,本该下跌的行情却出现上涨态势。所谓“火力全开”不止因为价格方面较强的表现,更由于其现货成交方面的强势。本周国内各地工厂43%蛋白豆粕价格整体运行在3854-4140元/吨之间,整周均价呈略涨态势。 第29周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一周情况:周一,收盘下跌;周二,收盘上涨;周三,收盘上涨;周四,涨跌不一;周五,涨跌不一。 第29周(CBOT)外盘行情:周一,收盘上涨;周二,收盘上涨;周三,涨跌互现;周四,收盘下跌。 第29周大商所行情:周一,收盘下跌;周二,收盘上涨;周三,收盘上涨;周四,收盘上涨;周五,收盘上涨。
本周主要地区价格变化(单位:元/吨)
![]() 第29周豆粕现货均价行情呈略跌态势。本周全国各地豆粕均价为3940元/吨,与上周均价上涨1元/吨,环比涨幅0.03%,同比上涨0.13%。 二、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1,本周CBOT美豆呈近强远弱格局。本周初因为去年天气干旱导致大豆减产,加上国内加工商的大豆需求旺盛,致使大豆供应紧张,供应紧蹙推高近月合约,对恶劣天气状况可能损及美国作物的忧虑支撑远月合约。近月大豆期货连升第三天。周四因遭遇获利了结,且预报美国中西部天气有利作物生长,导致美豆期货下跌,压制了豆粕价格.本周油世界称,中国7月进口大豆700万吨,超过6月时触及的创纪录水平。同时预计,2013/2014年全球大豆产量按年增长6.8%,至2.8422亿吨,农业部的最新预期为2.8589亿吨。预计供应流入将在来年打压油籽价格。路透旗下农作物预测机构周三公布报告称,由于美国主要产区过去两周“意料之外温和以及干燥的天气”,因此将该机构对2013/14作物年的全球玉米和大豆产量预期进行下调处理。大豆的产量预期是2.83亿吨,相比之前的预估值要少100万吨。本周2012/13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已达4810万吨,基本上接近政府的目标水平4850万吨。今年阿根廷大豆平均单产达到了每公顷2560公斤。目前仍近20万公顷大豆尚未收获. 2,本周主产区大豆现货运行平稳,进口大豆成本偏低,但国产大豆在收储政策预期下并不具备深跌空间。新季菜籽收储价格小幅提高,新年度继续实施大豆收储政策的可能性非常大。 从豆类市场自身供需的角度来看,随着夏季温度升高,大豆贮藏期间更易出现“浸油”和“红变”,严重时会降低其食用价值,导致出油率下降,或致豆制品酸败。据悉,眼下黑龙江大豆已经普遍出现“红眼”现象,且比例远高于优质粮的数量。国产大豆品质下滑,直接导致其收购价格走低。大豆品质下滑同时也令产区油厂的收购和生产“雪上加霜”。前期受累于国产豆供应紧俏,东北油豆收购让步于食品豆,中小型油厂一度陷入“无豆可收”的窘境。随着食品豆供应逐渐宽裕甚至过剩,油豆品质下滑,零星的、尚未停机的油厂调低大豆收购价格,农户因此失去吸引力,购销双双惨淡。 目前大豆到港进度明显加快,市场中预期在7月份中国大豆到港量将会达到730万吨,而6月份大豆到港量为693万吨,连续两个月天量大豆到港,市场中的供应已经不成问题。当前油厂开机率出现了明显的复苏,油厂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豆粕消费传统旺季进行生产。而油厂开始了挺价操作,导致近期现货维持强势。华东沿海地区部分油厂移库成交为主,外加前期结价。北方地区少数油厂也出现移库成交现象,较前期明显增量。油厂小幅提价,刺激饲料厂采购热情,“买涨不买跌”继续主导市场,因此成交明显回暖。因部分油厂大豆到港或卸货推迟,国内部分油厂开机或增产计划被延迟,另外油厂因机器故障检修情况增多。华北市场下周个别油厂有停机计划,豆粕供应量暂时还不会太大。华东沿海地区油厂大豆库存较为充足,相对来说东北地区供应方面相对紧张,开机率较低,因此价格偏高。供应情况来看,豆粕短期依旧存在上涨空间。 3,在国家扶持政策的支撑下,国内养殖业得以复苏发展。以生猪养殖为例,本周据中国农业部对全国480个农村集贸市场畜产品和饲料价格的定点监测,2013年6月份,全国活猪月平均价格14.10元/公斤,比上月上涨10.0%;猪粮比价为5.76∶1,比上月提高0.48个点。受养殖利润回升带动,国内生猪存栏量水平也持续回升。同时中国农业部对4000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显示,6月生猪存栏量较上月增加448万头,这已是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增长。与此同时,历年养殖情况显示,每年中秋节等国内传统节日之前,国内养殖业都将为满足节日需求而提前备栏。其中,生猪从中猪到长成大猪大概需要81天,需要提前近三个月进行备栏;鸡鸭等禽类生长周期最短也需一个月,需要至少提前一个月备栏。随着后期畜产品进入备栏期,豆粕等饲料消费有望增加,这将对豆粕价格形成支撑。本周从终端需求来看,生猪价格维持整理的格局近一个月,养殖利润一直在盈亏平衡点附近震荡。受天气影响,需求“北强南弱”,但随温度上升而整体趋淡。按照生猪生长周期来推算,预计到7月末出栏大猪的比例攀升至较高位置,或刺激农户售猪意愿。此外,场上出现集中淘汰母猪的可能性不大,可繁母猪数量充足,北方补栏收尾,南方亏损压制养殖户补栏意愿。换句话说,生猪饲料消费量将走稳,或随适重大猪出栏而萎缩。 三、后市预测: 目前国内豆粕的现状是供给宽松、需求旺盛,但是考虑到相较于豆粕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影响更具持续性,所以认为豆粕价格的长期上涨趋势并未结束。短期豆粕价格在南美大豆到港、USDA上调库存等利空的影响下小幅下挫,但是在天气炒作的季节中,加之养殖业改善和饲料企业补货,因而在新豆上市之前豆粕市场必然维持偏强状态。 以上内容由上海益农授权刊登,谢绝转载!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