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上海益农讯
一、市场概述 本周(2013年/1/11—1/18)。本周受国内菜粕期货市场不断向上突破的背景下,导致国内菜粕价格也趁势再度上扬.受此影响,同时粕类并有替代关系的棉粕现货价格也水涨船高。本周棉粕均价在2433元/吨左右,周度均价呈上涨趋势。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图表:2013年1月第3周(1月11日-1月18日,总第3周)中国主要地区棉粕价格统计(元/吨))
数据信息来源上海益农
数据信息来源上海益农 二、市场分析 受美豆震荡影响国内豆类紧随其后 本周因上周五美国农业部上调2012年美国大豆产量预估和巴西大豆产量预估,以及由于受到近期市场中频频传出私人出口商报告向中国出口本年度交货的大豆的叠加影响,对于价格形成了推动,同时预期巴西大豆收成将创下纪录高位,以及因忧虑阿根廷天气将较热和较干,影响作物前景,导致本周大豆期货处于震荡态势中。本周美国农业部证实,私人出口商报告向中国出口销售120,000吨美国大豆,2012/13市场年度交货。投资银行高盛在报告中下调CBOT大豆期货三个月价格预估为每蒲式耳15.25美元,此前的预估为16.50美元;大豆期货六个月价格预估为每蒲式耳14美元,此前的预估为15.50美元,大豆期货12个月价格预估为每蒲式耳13.50美元。同时油世界油籽分析师说,巴西大豆收成将超过8,100万吨,因天气改善,且预期巴西从2月起,大豆出口将不断增加。作物巡查员将其巴西大豆收成预估上调100万吨,但将其阿根廷大豆收成预估也下调100万吨,使其整体南美大豆收成预估保持在1.472亿吨不变。阿根廷未来一周至10天的天气仍将保持干燥,造成西部和南部地区作物面临更大的压力。南美作物需在2013年初有大获丰收,才能缓解全球大豆市场的紧俏情况。美国正背负满足全球出口需求的重担。本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黑龙江省大豆产量为463.5万吨,较上年减产14.4%,减产幅度低于市场预估。目前产区大豆价格维持稳定,国储为主要售粮渠道,价格涨跌幅度有限。沿海油厂豆粕报价跟盘上涨,油脂市场的高库存局面并未缓解,对价格反弹形成较强阻力。 受菜粕期货影响棉粕水涨船高 本周受国内菜粕期货市场不断向上突破的背景下,导致国内菜粕价格也趁势再度上扬.受此影响,同时粕类并有替代关系的棉粕现货价格也水涨船高。如:山东夏津地区40%蛋白棉粕报价集中在2450元/吨,价格较上周上涨50元/吨;新疆乌鲁木齐42%蛋白新棉粕报价为1980元/吨,价格小幅走高20元/吨;江苏泰州地区42%蛋白棉粕成交价格为2550元/吨,40%蛋白报价2450元/吨,价格平稳运行;广东地区贸易商42%蛋白湖北棉粕到站价格报在2650元/吨左右,价格持平。近期棉油厂经营亏损比较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料成本上涨较快,而下游产品无法跟涨,导致企业亏损幅度呈日益扩大趋势。为扭转亏损现状,继续维持生产的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一是压价采购棉籽。其实,棉油厂的压价行为上游轧花厂并不买账,因为预期后市棉籽上市率仍将大幅下降,轧花厂普遍力挺棉籽价格,与棉油厂展开激烈搏弈。但是天气帮了棉油厂的忙,近期持续雾霾天气,除道路运输不便之外,更重要的是造成棉籽湿潮,增加了保存难度,因为担心棉籽发霉,不少轧花厂只能“割肉”销售。二是提高成品的销售价格。由于棉油厂力挺,近期棉油、棉粕等主要棉副产品价格重心上移。同时近期棉油厂陆续停产可能会缓解棉粕供需宽松局面,对后期价格定位带来利多。虽然棉粕供应局面不及菜粕紧张,但是由于棉籽受籽棉资源逐渐稀缺影响,后期的新增能力也大幅下降,这使得棉籽加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压榨企业也不断增强着挺价心态。 三、后市预测 受外围产品电子盘走势回暖,豆类产品现货报价上调,同时国内菜籽粕期现货价格表现强劲下,棉油、粕行情前期所承受的压力得到一定缓解,国内油厂对棉籽粕的提价的心理也是不断增强,预计棉粕价格将会跟随走高。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