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上海益农讯,
一、市场概述 本周(2013年/3/29—4/5)。本周受上周五的报告意外利空,外盘行情纷纷大跌,市场信心受到重挫,国内大豆及油脂油料价格振荡回落,给国内棉副市场带来压力,同时畜禽及淡水养殖等养殖业复苏远远低于饲料行业的整体预期,油脂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包括棉副产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消化,整个举步维艰。由于本周恰逢清明假期,受此影响,本周国内棉粕市场价格维稳,局部地区略涨。本周棉粕均价在2656元/吨左右,周度均价呈上涨趋势。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图表:2013年4月1周(3月29日-4月5日,总第14周)中国主要地区棉粕价格统计(元/吨))
数据信息来源上海益农 数据信息来源上海益农 二、市场分析 受外盘影响国内豆类跟盘下跌 本周美盘豆类呈涨跌互现态势。本周因受美国农业部利空报告影响跟随美豆承压下行,周一美豆下跌,跌至近三个月低点。因基金卖出及多于预期的美国库存将价格推至约三个月低位后,出现低吸买盘。大豆期货周二收高,提振了豆粕价格上涨。本周一巴西政府否认中国已取消该国大豆订单的报导,但称港口拥堵导致大豆出口放缓。因巴西运输瓶颈造成大豆出口延误的最坏时期可能已成过去,该国付运很可能在未来几周增加。同时高盛集团将未来三个月CBOT大豆价格预估从14美元下调到了13.50美元,同时还将未来六个月和十二个月的价格预估从13美元到了12.50美元。据悉Glencore公司周二向韩国买家出售了两船南美豆粕,CIF价为每吨483.26美元。这批豆粕的到货日期定在8月10日。 Glencore公司向韩国主要的饲粮集团MFG出售了一船5.5万吨豆粕,向行业协会(FLC)出售了一船5.5万吨豆粕。由于近来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吸引了亚洲买家的采购兴趣。本周国内豆类市场因受美国农业部利空报告影响跟随美豆承压下行。本次国内豆类市场属于被动跟跌,底部显示一定支撑性。国内港口大豆到货量不足,库存量继续处于下降状态,对国内豆粕市场的支撑作用依然明显。但由于生猪及禽蛋养殖效益下滑,养殖前景不佳致市场补栏热情下降,加上目前南方地区已经出现了7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禽流感重新成为中国人关注的焦点。从长期来看,这对于禽类养殖将会形成明显的冲击,这也是本周豆粕以价格走势偏弱的原因。 棉粕行情仍处于有价无市状态 本周受上周五的报告意外利空,外盘行情纷纷大跌,市场信心受到重挫,国内大豆及油脂油料价格振荡回落,给国内棉副市场带来压力,同时畜禽及淡水养殖等养殖业复苏远远低于饲料行业的整体预期,油脂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包括棉副产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消化,整个举步维艰。由于本周是清明假期,受此影响,本周各地棉籽整体走势平稳,棉粕虽然因为南方地区需求回暖,成交略升价格尚可,但上升格局仍未形成。如:山东夏津40%蛋白棉粕报价集中在2650--2700元/吨,价格上涨50元/吨。湖南岳阳地区42%蛋白棉粕出厂价格报2800元/吨,价格维持稳定运行状态。河南新乡地区42%蛋白棉粕报价2800元/吨;40%蛋白则报价2660元/吨,价格维持不变状态。广东42%蛋白湖北棉粕到站价格报在3050元/吨,价格高位坚挺。周内,国内粕类市场整体行情不佳,其中豆粕小幅下跌。但棉粕基本未受影响,抗跌性仍然较为强劲,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随着天气转暖,我国南方地区的水产养殖陆续启动,对棉粕尤其是高蛋白棉粕需求量上升,因此部分棉油厂预期棉粕将有上涨空间,纷纷提价销售;二是当前棉油压榨企业开机率较低,棉粕库存处于低位,在厂家的惜售挺价的情况下,棉粕出现“逆市”上行行情。不过,据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企业反映,棉粕行情购销仍处“寒冷”,有价无市的状态比较普遍。 三、后市预测 目前棉粕市场震荡走高,豆粕期货主力及现货价格双双下跌,棉粕受此影响价格上涨受限,但在市场供应能力低下背景下,后市看涨情绪依旧较浓。短期来看,库存偏低,棉粕市场依旧坚挺。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