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渤海早报讯,随着渤海开渔和河蟹上市,各路海鲜及水产品迎来旺销。记者在水产市场调查发现,一些冷冻虾仁、鳕鱼、墨斗鱼产品都穿着厚厚的冰衣,有消费者投诉,将冷冻虾仁晾干沥水后称量,重量减少40%左右,花了很多冤枉钱。据了解,目前对冷冻水产品的包冰量,仅有2013年8月1日实施的《冻熟对虾》行业标准规定不超过20%。标准的缺乏,导致一些商家随意加厚冰衣,侵犯消费者权益。 南开区消费者蒋女士反映,自己在红旗路附近一家大型水产冷冻厂购买了3千克虾仁,花费近140元,回家解冻后,虾仁个头缩水三分之一以上,沥干水分称量,发现重量已不足1.8千克,缩水40%以上。 记者在这家冷冻产品交易集中地调查发现,此处出售的冷冻虾仁隔着冰衣观察个头挺大,肉质饱满。除了冷冻虾仁,冰柜内还有鳕鱼块、墨斗鱼、黄花鱼、马口鱼等冰冻水产品十多种,仔细观察发现,有超过6种冰冻产品外面包着一层冰衣。 当记者询问商家,这些冷冻水产品的包冰量到底有多少时,一位商家表示:“没有多少,不带冰怎么保存。”记者目测发现,一些冰冻虾仁的冰层厚度可能超过0.5厘米,冰的体积和虾仁体积已经差不多。 南开区一家大型超市管理人员透露,冷冻水产品的超量包冰现象确实比较突出,部分商家降低报价吸引消费者,却在产品中加厚冰层,最终坑害的是消费者。由于目前国内冷冻水产品的标准多针对卫生指标、有害物质限量等,未直接针对含冰量,导致一些商家以储存为借口随意加厚冰层。 据了解,2013年8月1日实施的冻熟对虾行业标准,首次规定了冻熟对虾的冰衣限量为20%,也就是说包冰量不得超过总重的20%,这是水产行业标准中首次对冰衣进行限定。相关冰冻海鲜产品经营者介绍,除了冻熟对虾行业标准外,其他冰冻虾仁、鳕鱼等产品方面还未出台冰衣限量标准,一些非法生产商将相关水产品过度包冰以达到压低价格获取市场份额的目的,欺诈了消费者,扰乱了虾产品的正常市场秩序。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标准,约束商家随意加冰的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关键字】:消费者权益 受损 冷冻海鲜 包冰量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