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科技,让现代农业告别“靠天吃饭”

2013-9-19 11:10|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17461| 评论: 0|来自: 杭州网

摘要: 前段时间,杭州遭遇旱情,市民生产生活均遭受不同程度影响,然而有一批农业企业,他们以科学促发展,向科技要效益,不仅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使自身度过了这次罕见的旱情。

观光农业

杭州网记者 陈奂 摄

工厂化食用菌接种

设施农业出效益

严密的生产规则助设施农业走上工业化生产之路

明朗科技研发中心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杭州网讯,前段时间,杭州遭遇旱情,市民生产生活均遭受不同程度影响,然而有一批农业企业,他们以科学促发展,向科技要效益,不仅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使自身度过了这次罕见的旱情。
  
  滕斌:摆脱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后,设施农业不必再像传统农业那样,“刀耕火种、靠天吃饭”。
  
  涂建敏:听到“设施农业”这个名词,估计很多朋友会和我一样,感觉到有些陌生。能否简单解释一下。
  
  滕斌:“设施农业”不是一个新名词,百余年前,设施农业在国外就出现了,我国设施农业起步比较晚一些,业内一直来对设施农业的概念,说法不一。综合各种观点,我把它归纳为以下一段话:设施农业是利用一定设施设备,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
  
  涂建敏:和传统农业比起来,设施农业有什么不同呢?
  
  滕斌:跟传统农业相比,设施农业有五大很明显的特点:一是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产出、高品质、高效益。二是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三是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四是平面、立体、科技“多维”利用,集约型发展。五是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
  
  涂建敏:设施农业都有哪些优势?
  
  滕斌:可以这样说,设施农业的最大贡献,是在摆脱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后,不必再像传统农业那样,“刀耕火种、靠天吃饭”,其比较优势也是极为明显的:
  
  一是有利于提升“菜篮子”均衡供应水平。设施农业摆脱了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初步实现了“菜篮子”的周年均衡供应,比如今年夏天杭州很干旱,设施农业就经受住了旱情的考验,对稳定菜价、保障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设施农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引擎。比如现在用大棚种植水果,一亩的产值在1万元—3万元之间,比传统的种植效益翻了一番。设施养殖的效益更加可观,比如养殖甲鱼,如果换算成亩产,每亩产值可达60万元。玻璃温室培育花卉苗木,每亩收益可达到50万元。
  
  三是有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设施农业的环境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农药、肥料的使用率,减少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的减灾防灾能力。近年来,干旱、强台风、大雪冰冻、冰雹等各类灾害性天气均影响我市农业生产,而设施农业是增强抗灾防灾能力的有力保障,为稳定市场、保障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涂建敏:科技有时就像一根魔法棒,能让传统农业华丽变身。近年来杭州发展设施农业的情况如何?
  
  滕斌:总体说来,杭州设施农业的发展势头相当好,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底,杭州全市已建各类设施农业大棚15.08万亩,喷滴灌12.24万亩。全市农业设施化水平明显提高,种植业设施化水平达8.46%,水产设施养殖占比8.94%,畜牧规模化设施养殖占比35%。这样的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算走在前列的。
  
  涂建敏:杭州要提升设施农业的比重,还有哪些着力点?
  
  滕斌:我们要加大政策扶持,比如省里对设施农业建立的大棚给予了补贴,省里出台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对我市设施农业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要突出我们杭州的建设重点,发展好蔬菜、茶叶、花卉苗木、水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
  
  此外,要建设一批效益好、规模大、示范带动能力强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周围的农户看到这么一批企业,实际上是给他们树立了一个样板。还可以通过技术输送,扶持农户。
  
  涂建敏:传统农业要转型升级,设施农业是个不错的方向。发展设施农业,有什么基本的规律要遵循吗?
  
  滕斌:设施农业要想发展得好,一要创新发展理念。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做到产业规划科学、设施布局合理、市场定位准确、经营模式创新。二要注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只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提升农业,才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附加值。三要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
  
  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强设施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四要拓展农业功能。进一步拓展休闲观光、科普教育、文化创意等功能,为农业产业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
  
  涂建敏: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我市都有哪些规划和举措?
  
  滕斌:从2010年开始,我们对设施农业发展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对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投资额35%的补贴。
  
  我们还要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继续实施好标准钢架大棚直补政策的实施,让更多的普通农户能享受到政策的扶持。
  
  通过项目带动,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做精产业。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研究推广适合杭州的设施农业装备,这方面我们正在和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合作。这样可以进一步改善设施农业结构,提高配套水平。
  
  我们还要创新体制机制。在经营机制上,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以“订单”为纽带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新机制。在服务机制上,加强对设施农业的指导和培训,引导农民应用先进的设施农艺技术。
  
  唐明法:市农业局一批退休老干部来我们这儿参观,看到我们公司的这些数字化装备,赞叹一片。大家连声感叹说,搞了一辈子农业,竟然看不懂现代农业了。
  
  涂建敏:刚刚说了这么多设施农业的好处,我们也请唐明法总经理谈一下从事设施农业的体会。
  
  唐明法:我是2003年开始从事设施农业的,今年已经十个年头了。在投身农业开发之前,曾长期在文化单位工作,现代农业开发的广阔前景吸引了我。进入到这个行业后,我才发现,离开科技开发,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寸步难行。就这样,先是在设施农业上我们进行投入,后来,不断摸索前行,一步一步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含量。过去一年中,我们光是实用专利技术,就开发了近20项。
  
  比如养虾,以前我们都是在露天的池塘养,现在都是在大棚里养,我们最大的一个养虾大棚面积比体育场还大。这些年来,除了和众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上紧密合作外,我们还在2009年成立明朗科技研发中心,农业企业成立科技研发中心,这在同行当中,也算较早成立的。
  
  涂建敏:事先知道,你们的主要产业是南美白对虾养殖。能否以此为例,给我们做个形象的说明。
  
  唐明法:南美白对虾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水温要求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采用温室大棚养虾,以前一年只能成熟一茬虾,现在一年可以成熟两茬。
  
  还有,我们的水都是循环利用,污水不直接排放。我们把污水进行回收、沉淀、过滤、净化后,水还可以用来养虾,沉淀下来的污物可以拿去蔬菜大棚当肥料。
  
  另外,我们用网架养虾,大幅提高了单位容积的对虾养殖。一个架子上铺设很多层网,虾就在网上生活。打个通俗的比方,就像我们人以前住平房,现在住楼房一样。
  
  我们还把物联网技术运用对虾养殖上。传统养殖业中,养殖对虾的水污染状况,全靠人工观测,靠的是养殖人员的经验,费工费时不说,有时对水质污染情况不容易发现。在养殖塘内配置信息采集点后,传感器实时输送的信息,能够24小时不断地把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包括空气湿度、室温、光照强度、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一些指标的数据,大大提高了数据监测的精准率。根据采集到的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及时对变化了的水环境作出调整,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对虾存活率。
  
  涂建敏:设施农业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唐明法:好处太多了,拿我们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来说,利用我们研发的技术进行白对虾养殖,从投入到产出,每亩需要300万—400万元,亩产却可达2000公斤,是传统养殖产量的5—7倍,而且,南美白对虾反季节养殖销售价格较高,因此该项技术市场竞争力强。不久前,市农业局一批退休老干部来我们这儿参观,看到我们公司的这些数字化装备,赞叹一片。大家连声感叹说,搞了一
  
  辈子农业,竟然看不懂现代农业了。这个,其实就是科技的力量。
  
  涂建敏:可以这样说,作为当地的一家龙头企业,明朗公司这几年的发展,也为农业产业走科技化之路,树立了一个较好的样板。在未来,公司有哪些打算?
  
  唐明法: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集中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形成了以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型、高效性产业,是传统农业转型为可控农业,走向工厂化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生态高效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打破传统农业中农产品的供给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和周年供应,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这些年来,“科学创新”和“转型升级”,是公司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只机翼,离开这两翼,一切都是奢谈。所以,我们必定会沿着既定的科技之路,坚定不移走下去。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农业企业的标准化生产,在产品无公害上,在企业环境保护上,会进一步加大投入,遵照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的要求,树立健康种养殖理念,推广设施、生态、无公害种养殖模式,致力于建成一个现代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高效种养殖基地,打响明朗品牌。
  
  与此同时,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我们积极推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带动当地农户发展。可以列举的是,近几年,公司会定期举办一些产业技术培训,定期邀请周边一些养殖户到公司学习,向他们传授现代农业种养技术,对他们进行技术上指导,并帮助他们销售产品。
  
  主持人
  
  涂建敏
  
  嘉宾
  
  滕斌杭州市农业局农业装备处副处长
  
  唐明法杭州明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嘉宾提供)
  
  【关键字】:科技 现代农业 “靠天吃饭” 水产网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1

漂亮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