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淡水水产品加工行业将迎来发展春天

2013-9-26 08:12|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23223|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9月25日,第二届全国淡水渔业发展研讨会在江西省九江市远洲国际大酒店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产品加工与流通企业、水产种苗、饲料、药品企业、渔业主管部门、水产协会、水产品批发市场、投资机构等近200人参加了本次 ...
   ——第二届全国淡水渔业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更多关于淡水渔业发展研讨会的信息,请点击图文直播链接:第二届全国淡水渔业发展研讨会

  文/图 中国水产频道 孙华良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9月25日,第二届全国淡水渔业发展研讨会在江西省九江市远洲国际大酒店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产品加工与流通企业、水产种苗、饲料、药品企业、渔业主管部门、水产协会、水产品批发市场、投资机构等近2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据悉,本次会议在国家 “十二五”规划“着力建设长江流域水产品出口加工优势产业带”的背景下组织召开,目的是把握淡水渔业发展迎来的新机遇,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引导产业持续发展,共商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2013年度中国淡水渔业最具影响力企业颁奖仪式

中国淡水渔业最具影响力企业代表

 
  我国现在是水产品养殖大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和指出,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衰竭,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满足消费者需求,我国才加快水产养殖的发展,把水产品生产从捕捞转向养殖。当时我国曾大规模引进新品种,至今总计260种之多,其中一些品种已成为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崔和认为,引进品种有效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满足了消费者需求,推动了我国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拉动了养殖水产品产量的大幅提升。但是他指出,我国水产品生产和加工还很落后,尤其应该提高淡水水产品综合加工水平,按照一条鱼一个产业的要求,加快推进大宗淡水鱼产业化进程。
  
  不同于海水水产品消费以加工产品为主,目前我国淡水水产品消费主要还是鲜活产品,淡水水产品加工才刚刚起步,华中农业大学熊善柏教授分析了淡水水产品加工的发展前景,他认为现在国内消费人群和市场需求在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体,传统的以鲜活产品为主的消费模式正在向产品方便化、功能化、多样化方向转变,这种变化为淡水水产品加工行业提供了很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江南大学许艳顺博士认为,淡水加工产品要适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口味,要保证产品新鲜、美味、营养、方便、健康,要做到这些,需要企业和研究机构不断地利用新技术,研发新的产品。熊善柏强调,大宗低值鱼可以通过食品加工和加工副产品的高效利用实现高值化利用,比如利用鱼鳞和鱼骨加工成为鱼蛋白肽-鱼骨钙咀嚼片等。
  
  本次会议还吸引了众多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到来,武汉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柳岗谈到良中行订单式养殖模式运作策略,可以实现养殖产品与市场对接,保障质量,打造品牌增加效益。但是该模式也存在水产品病害威胁,市场信息对接,供货不准时,规格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他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扩大养殖规模,产品深加工,扩大销售覆盖面等策略来解决。武汉高龙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红宇介绍了高龙在斑点叉尾鮰和小龙虾产业链打造方面的探索,从苗种到饲料、养殖、产品加工到销售,这一产业链实现了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具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保证了食品安全、可控,容易形成品牌优势。但是产业链打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回收周期长,且需要不同环节人员的协同合作,人才和团队的打造难度也比较大。他指出产业链重要的是两头——养殖和销售,产业链上所有的环节要以市场和消费为导向。
  
  作为水产养殖环节的代表,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营销总监王尚文博士指出最近几年淡水水产养殖病害高发,养殖户损失惨重,为解决养殖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模式来保证高效和养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他重点介绍了通威“365”养殖模式,该模式的关键技术有6点:精准组合投喂、均衡增氧、藻-菌调控、鱼病防疫、“一”技术、底层排污技术。王尚文认为,池塘的底部对整个养殖环境影响最大,通过底排污技术可以随时排除池塘底部有害物质,保证池塘环境良好,提高池塘生产力,实现高效养殖。
  
  另外,会议还分享了鄱阳湖淡水养殖品牌打造和荆州淡水渔都打造的历程,为与会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借鉴。最后大会隆重举行了2013年度中国淡水渔业最具影响力企业颁奖仪式。

   【关键字】:中国淡水鱼养殖  水产品加工 最具影响力企业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