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对虾产业可能已出现拐点 或昨日重现

2013-9-29 09:59|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11054|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对虾产业可能已出现拐点,通威股份虾特料片区总裁王昌翰判断,虾料销量自2012 年开始止增反跌,由上一年的140 万吨左右下滑至120-130 万吨。如判断无误,这可能是近十年来虾料首次出现负增长,背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华 ...
       文/《水产前沿》唐东东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对虾产业可能已出现拐点,通威股份虾特料片区总裁王昌翰判断,虾料销量自2012 年开始止增反跌,由上一年的140 万吨左右下滑至120-130 万吨。如判断无误,这可能是近十年来虾料首次出现负增长,背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华南地区虾病频发以致的高排塘率。这种现状如不加以改变,白虾步草虾后尘或许真不只是一个玩笑。
  
  除了多变的天气这种人为难以掌控的自然条件影响对虾养成率外,某种程度上来讲,虾病频发的症结在于从业者长期以来掠夺式消耗资源促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对新技能的探索。坦率而言,当前从业者的平均素质、技术水平等,已达不到行业发展的要求。明显的现象是,技术水平及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的企业,近两年面对虾病给养殖户进行塘头服务时,以往积累的技能、方式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不显著。
  
  从业者总有自救的方式,他们开始避开传统的海水养虾区域,转向内陆等淡水养殖区域,因为海水区域致病菌已遍布整个水域且水域饱受污染,并不适合对虾生长;他们抽取相对洁净的地下水、利用海盐等方式试图提高对虾养成率。确实有所成效,新兴的淡水养殖区域如华东地区,预估今年整体虾料销量会有5% 左右的增长;而华南地区这一传统海水养殖区域,今年则可能下跌30% 左右。但,在惯有的掠夺式发展思维下,华东极可能成为下一个华南。
  
  时至今日,对虾已发展成一个巨大的产业,也不得不谈谈可持续发展。现在,从业者也是时候回归理性,将真正的技术创新当做是产业发展的力,而非“饮鸩止渴”般的创新。对虾产业可以说是由饲料企业向市场投放赊欠资金发展起来的,并使其短短十余年爆发性增长至130 万吨的年产量。迅猛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被隐藏在料企的资金顺利回笼中。如今,虾病频发以致的高排塘率让养殖户大面积亏损,料企惯用的以资金带动产业的方式,其经营风险越发高涨。
  
  不少企业已看到了赊销的弊端,但产业惯性并非某个人或某个企业能调整过来。纵观对虾产业发展,许多从业者原本就是赊销的既得利益者——业务员靠赊销上量而职位逐渐上提,经销商和养殖户则靠赊销来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他们会愿意破坏原有的游戏规则?这种思维直接的表现,就是现在很多虾料企业仍把通过给客户多点甜头,作为抢夺客户资源的利器,而给甜头无非就是资金上的支持。现在,高发的虾病迫使虾料企业需要将竞争的角度迁挪到技术服务上,帮助客户将虾养成,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回笼。而且,养殖市场的需求也从原先的计较产品性价比等,转向需要企业能提供一整套养殖方案,成功的养殖方案,这也正成为养殖市场在选择企业合作时的首要考量点。

   【关键字】:对虾产业 饲料涨价 养殖规模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水产前沿》杂志 www.fishfirst.cn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