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发展带给设计业新的生机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福建日报讯,2012年,我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5220亿元,居全国第五位,占全省GDP的26.5%,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海洋经济的发展,给海洋相关产业带来机遇,也给海洋设计行业带来新机。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港口物流业等海洋相关产业的发展无不吸引着海洋设计行业的积极参与、创新与提升。 福建省水产设计院是其中的佼佼者。随着海洋经济发展的加快推进,该院在行业中的名气也水涨船高,各项业务接沓而来。与此同时,逐步调整思路、拓展空间,以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冷库到冷链物流 水产冷库设计是省水产设计院的传统业务。近年来,该院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大胆探索水产冷链物流工程设计的新技术、新工艺,设计技术走在全国前例。该院独创的新型多层冷库平面结构、冷库用双翼铝合金蒸发器、冷库外围护墙框架结构等三项设计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在制冷加工车间设计上率先实施欧盟标准,确保水产加工产品的质量;在物流冷库的设计上注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细节的完善,注重节能、减排和工程建设成本的节约,保证了仓储冻品品质以及冷链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管理设计上,提升对冷藏运输车的使用进行定位、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监控能力,确保冷链物流 信息迅速、精确传递,达到管理、优化和整合社会资源的目的。 伴随着水产冷链物流行业的成长,该院先后设计了福州鑫金鑫4万吨的冷藏库,福州福鑫6万吨的冷库群、投资40亿元的山东中凯兴业贸易广场;投资30亿元的重庆中国西部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中心等30多家大中型水产冷链物流工程,并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工程。 其中,福州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及商务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水产品交易中心、远洋渔产品集散中心及冷链物流中心,年交易额达300多亿元,创造了单座冷库库容量、建筑高度和冷媒远距离输送的先例。 从渔港到休闲渔业 渔港是渔业船舶补油、补水、补冰的后勤基地,同时又是渔业船舶歇息、休整、停靠、避风的场所,近年来在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支持下,福建渔港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中心渔港7个,一级渔港12个,二级渔港43个、三级渔港163个,渔业船舶回港避风率由30%提高到65%。作为渔港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省水产设计院积极开展渔港工程设计技术的研究,2009年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渔港建设标准》福建地方标准,填补了渔港建设技术标准的空白,先后完成了霞浦三沙、连江黄岐、平潭东澳、惠安崇武、东山大澳等一批重要渔港工程项目设计,为我省争取到国债资金近5亿元,服务推动我省海洋防灾减灾“百千万工程”工程的顺利实施。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渔业的推进,休闲渔业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省水产设计院开始研究设计,进一步拓展渔港功能,将渔港与水产流通、加工、渔需物资贸易等渔港综合服务业,以及美食一条街、游艇、海上垂钓等休闲渔业结合起来,使现代渔港建设不仅满足渔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同时兼具休闲功能,达到带动休闲渔业经济乃至海洋经济发展的目的。 在巩固传统项目设计的基础上,省水产设计院努力向涉海业务市场拓展发展空间。开展了海域使用论证、围填海验收测量、海域勘察、海砂开采海域论证、养殖网箱设计、人工渔礁设计、船坞设计、用海工程咨询、海域评估、海岛使用金评估、海岸修复工程设计、水利工程设计、油轮码头设计等方面的业务。先后完成了海域使用论证、填海竣工验收测量等大中型涉海项目近百项,同时,完成了莆田市677个无居民海岛调查等海洋工程咨询业务,为涉海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为规范用海、科学用海,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该院发挥行业优势、主业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开展休闲渔业工程设计和国外印尼、缅甸、土库曼斯坦的优高养殖工程项目以及远洋渔业综合加工基地设计。冷链物流工程设计,在巩固本省的业务市场外,积极开拓了山东、重庆、河北、天津、湖北、新疆、西藏、江苏、广东等20多个省份。 纲举目张。全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强劲的号角声,不仅吹响了海洋产业的喜人形势,也吹响了海洋设计行业的拓展、转型与升级。希望福建省水产设计院明天更加灿烂。 【关键字】:福建吹响 海洋经济 建设海洋强省 号角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