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鱼病分析:一例对虾红体病的诊治

2013-11-4 09:43|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31995| 评论: 3|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2013年6月,笔者接到上海青浦区高老板报告其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出现红体病后,经现场观察与实验室分析,对该病进行了准确诊断,并对病因进行了深入思考。现将具体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患红体病的南美白对虾


发病排塘后的死虾

  
  文/ 图 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 曹海鹏
  
  上海绿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李家胜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2013年6月,笔者接到上海青浦区高老板报告其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出现红体病后,经现场观察与实验室分析,对该病进行了准确诊断,并对病因进行了深入思考。现将具体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一、基本情况
  
  该养殖户有10个虾塘,共66亩水面。2013年6月初,该养殖户发现部分虾开始出现红体病,由于该病的蔓延很快,至6月中下旬时已经有高达80%以上的虾都出现了红体、红腿的症状。由于对该病的病原不清楚,因而果断进行了问诊。
  
  二、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
  
  肉眼检查:病虾反应迟钝,因食欲减退或不摄食而空肠空胃,虾体全身呈红色,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最为明显。
  
  解剖检查:病虾肝胰腺淡黄色,坏死,糜烂。实验室检查:从病虾肝胰腺组织中分离出形态均匀、大小一致的革兰氏阴性弧杆状细菌。通过对分离菌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结果证实分离菌为弧菌,故确定该病为弧菌感染所致。
  
  此外,通过TCBS琼脂平板对发病池水和虾料进行检查,结果表明水中弧菌总数为110个/毫升,虾料中弧菌总数为28000个/克,初步认为该病主要与投喂弧菌污染的饲料有关。
  
  三、治疗方案
  
  根据以上症状与诊断分析,笔者给养殖户制定了以下防治方案。
  
  马上使用生物杀菌剂AB,每10公斤拌料50克,每天1次,连用6次。按照该方案使用后,该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考虑到池塘富营养化也能够导致弧菌的滋生,故在该病控制后,进一步建议养殖户采取以下方案进行预防:使用生物杀菌剂AB(注:商品名,主要成分为噬菌蛭弧菌),每包(227克)3亩,10天1次,同时继续拌饲生物杀菌剂AB,5天1次。该养殖户按照该预防方案进行养殖,对红体病等弧菌病的防控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小结与讨论
  
  1、该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长期投喂弧菌感染的饲料导致对虾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在虾体内脏组织受损的情况下,经大量弧菌侵袭而引发红体病。
  
  2、饲料中弧菌污染的检测这个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应引起养殖户的重视,要保证饲料无潜在的致病菌污染。可想而知,如若对虾长期食用弧菌污染的饲料,那么对虾红体病等弧菌病的爆发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此外,对虾养殖过程中,还要定期检测水质和水中弧菌总量,坚持每天巡塘。实践表明,当水中弧菌含量超过1000个/毫升时,对虾有爆发细菌病的风险。因此,一旦发现水中弧菌含量超过1000个/毫升时,都要果断按照上述方案进行预防。否则,极有可能爆发细菌感染,造成病虾大规模死亡。

  【关键字】:对虾红体病 治疗方案 弧菌感染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1

雷人

酷毙

漂亮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蟹将 2013-11-5 09:57
这样的结论,还是不要拿出来说了,误导养殖户。去生态系统维持良好,虾养到30头以上的虾塘去测,随随便便弧菌总数都会超1000,养殖系统是一个综合体,弧菌总数超1000就会有致病危险,怎么得出的结论?为什么不是1000 ...
引用 阿派 2013-11-5 09:11
这样的案例看看好了。真按这样的操作,六天后估计也没什么虾了。
引用 虫子的悲哀 2013-11-4 12:57
弧菌“感染”饲料?
你这饲料是池底吃剩的还是饲料袋里刚拿出来的?

查看全部评论(3)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