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速吹响集结号

2013-11-12 08:36|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12203| 评论: 0|来自: 经济日报

摘要: 根据国务院今年初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速的集结号全面吹响。时下,世界海洋国家纷纷将发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经济日报消息根据国务院今年初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速的集结号全面吹响。
  
  时下,世界海洋国家纷纷将发展重点转向海洋经济。近年来,世界海洋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11%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到3万亿美元。
  
  我国经济也越来越感受到来自海洋的呼唤。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当前,中国对海洋的重视已经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海洋强国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
  
  加快培育海洋工程制造业
  
  8月底,国家领导人在辽宁考察时强调,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要顺应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制造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海洋开发能力,使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据中国船舶(16.91, 0.10, 0.59%)工业协会的相关统计显示,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新增需求和大量老龄化装备的替代需求同步上升。这种上升势头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2010年以来愈发强劲,2011年1月至8月,全球钻井装备、生产装备、辅助船等海洋工程装备总成交额超过430亿元,大大超出2010年全年的成交规模,创历史同期最高,标志着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上升期。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建造能力跟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能力水平的持续提升,也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半潜式和自升式钻井平台、海工辅助船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建造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成功完成7000米级海试,标志着我国深海技术装备研制开始走进世界前列。
  
  当前,把握产业发展大势,强化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成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任务。
  
  旅游成为海洋经济重要引擎
  
  海洋经济内容丰富,无论是产业基础还是成长潜力,海洋旅游都是做好这篇文章的重要新篇目。
  
  旅游是海洋经济的重要引擎。在海洋主要产业中,滨海旅游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22.1%逐年上升至2012年的33.9%。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这一比例极有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海洋旅游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一是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滨海城市旅游目的地,如三亚、青岛、大连、秦皇岛、烟台等。二是一些岛屿日益成为旅游热点,如海南岛、舟山群岛、广西涠洲岛等。三是邮轮旅游发展初具规模。据统计,2012年天津、上海、厦门、三亚四大邮轮港口全年共接待国际邮轮321艘次,同比增长76%,出入境邮轮旅客约120万人次,同比增长达200%。四是形成一批特色海洋旅游产品和活动,如海上垂钓、海上帆船和海上冲浪等。
  
  不容忽视的是,海洋旅游爆发式的背后,仍存在发展层次浅、开发程度低、开发模式粗放等问题,“洗海澡、吹海风、观海景、吃海鲜”的雷同模式长期存在让国内客源严重外流。
  
  目前,许多沿海城市正在加大对于海洋旅游的投入力度,正在形成政府加强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的发展局面,希望通过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业态、新产品。同时,《旅游法》的出台为海洋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远洋渔业面临重大机遇
  
  1985年3月,中水集团13艘渔船、223名船员组成的远洋渔业船队开赴大西洋(6.30, 0.03, 0.48%)西非海域渔场作业。28年来,我国远洋渔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少到多的辉煌历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据农业部渔业局介绍,到2012年末,我国共有远洋渔业企业120家,作业渔船1833艘,总功率118万千瓦;远洋渔业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到124万吨和137亿元,运回国内自捕水产品72万吨。远洋渔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我国远洋渔业近些年来发展很快,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面临诸多问题,许多地方远洋渔业企业小、散、弱,数量多,总体装备、科技、生产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低下,我国100多家远洋渔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
  
  随着人口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水产品营养价值的逐步认识,国内优质水产品市场需求量和消费群体将逐步扩大。同时,发达国家对高价值鱼类的需求大部分需要依靠远洋渔业供应,这为远洋渔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水产品需求将新增1500万吨。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巨大的机遇。
  
  案例
  
  山东:蓝色经济区成为 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中国首个蓝色经济战略区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正在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在日前召开的2013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介绍,目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已进入重点突破、创新发展、形成优势、示范引领的新阶段。2012年,蓝色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9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3%。今年上半年,蓝色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47亿元,同比增长10.2%。
  
  山东作为东部沿海省份,在发展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达3345公里,占全国的1/6,近海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近海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海洋渔业产量长期居全国首位,海洋矿产、油气、能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同时,海洋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一大批国家、省属涉海科研单位和重点实验室,海洋科研人员占全国一半左右,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60%。
  
  上世纪90年代,山东省就启动了海上山东跨世纪工程,吹响了向海洋进军的号角。2011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两年来,加快实施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取得了积极成效。
  
  产业层次和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为加强产业发展指导,制定了《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试行)》,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海洋领域的产业指导目录。目前,蓝色经济区的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化工、海水养殖及水产品加工等产业规模均居全国首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位。2012年,海洋生产总值94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深海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7000米级海试任务。青岛国家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一期工程已经正式投入使用。青岛蓝色硅谷建设列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建成我国首个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深入实施,面向国内外引进了一批企业创新类和科技创业类领军人才团队。今年上半年,蓝色经济区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2.5%,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
  
  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损害补偿工作,在重点流域建立了生态功能区补偿机制。
  
  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山东省委省政府建立完善了组织领导、专项规划、政策保障、协调推进、评价考核五大工作体系。省政府设立了蓝色经济区建设专项资金,并争取中央财政给予了专项资金支持。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了总规模300亿元的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 文/杨 洋

  【关键字】:海洋经济发展 集结号 全面吹响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1

漂亮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