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中国水产频道 孙华良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在第九届华人鱼虾动物营养大会召开之际,2013年11月12日, “优化蛋白原料使用,提升水产饲料品质技术研讨会”在福建厦门杏林湾大酒店召开, 会议由加拿大Jefo动物营养集团公司和上海纽崔特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主办。 Albert G.J. Tacon 前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Albert G.J. Tacon博士、加拿大Jefo动物营养公司首席水产技术专家M.A.Kabir Chowdhury博士、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蔡春芳教授、上海海洋大学冷向军教授受邀到会做了精彩报告。 叶元土 蔡春芳 叶元土呼吁行业:调低饲料蛋白水平,调整饲料配方结构,提高饲料内在质量,节约蛋白资源。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养殖户对饲料的观念扭转过来,让他们从以前关注饲料蛋白转为关注斤鱼成本,注重饲料的实际效果,走出以蛋白高低论饲料质量的误区。另外,他提出我们现在对鱼粉质量的评价标准可能存在错误,因为少剂量的生物胺对动物是有活性的、是有益的。鱼粉中对动物有害成分不一定是VBN,可能是为了除去鱼粉中的VBN采用高温加工,组胺和赖氨酸形成聚合物——肌胃糜烂素,这种聚合物可能对动物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是这样,我们对鱼粉的认识和鱼粉控制指标就要调整。 Albert G.J. Tacon认为饲料配方应该根据养殖环境来做,办公室里的配方是不实用的,指出水产动物养殖好与不好,饲料配方和营养体系只占影响因素的20%。他说:养殖由5个部分来构成,饲料配方和营养体系、加工工艺、运输和储藏、投喂方式、养殖环境,每个部分的影响占20%,配方在纸上都是非常完美的,但是不重视其它部分,结果却都是一样的。 冷向军结合自己的实验,指出蛋白酶PT125具有酸碱稳定性,在湿热环境中比干热情况下活性损失的更快。蔡春芳研究了大闸蟹对杂粕的消化利用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杂粕多种混合使用比单一类高比例添加更有利于大闸蟹生长,杂粕使用时添加必需氨基酸可改善河蟹生长性能。M.A.Kabir Chowdhury认为水产饲料中使用蛋白酶,可以提高蛋白和碳水化合物利用率,改善肠道健康,最重要的是可以给大家带来很好的效益。 【关键字】:蛋白水平 内在质量 水产饲料 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