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会中简报《全球水产品供应、需求和贸易动态》,预测水产养殖产量将于2018年超越野生捕捞渔业。目前中国大陆是全球水产品第四大进口国及最大出口国,并维持强劲增长趋势;中国大陆每年人均鱼类消费量现已达到31公斤,并且稳定攀升中。 欧盟28个会员国系全球最大的鱼类消费市场,因为人口持续增加,加上每人23公斤的稳定消费量,且进口需求量仍持续增加中,预期该市场仍有长期增长趋势。美国因为人口持续增加,加上每人24公斤的稳定消费量,而呈现长期增长趋势,目前美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水产品进口国。日本方面,虽然每人鱼类消费量仍高达57公斤,但因该国对肉类的需求量逐渐超越鱼类,造成鱼类消费量逐渐下降,预期日本将出现长期鱼类消费量和进口量衰退期。 FAO第二份简报《渔业及水产养殖对全球粮食安全之贡献》,强调应提高价廉的小型表层鱼类产量,作为开发中国家贫困人口的基本营养来源。www.chinaeel.cn FAO第三份简报《水产品消费及营销新趋势》探讨生态标签的成本和益处,强调中国大陆等开发中国家从鱼类获取的贸易净收入高达240亿美元,比咖啡(约110亿美元)和橡胶(约70亿美元)等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净收入高。价格仍是未来全球水产品市场最重要的驱动力,生产者首重摊平成本,贸易商则着重如何低价进货以增加利润。这项法则同样适用于生态标签计划,因为一般而言都是渔业从业人员负担最多成本,零售商则获取最大利益。倘若加工业者致力开发便利的高附加价值水产品,也许能让消费者愿意提高购买价格,进而提高生产者售价及零售商利润。但社会型态、生活方式、饮食及烹饪习惯等因素会影响社会对新加工食品之接受程度,所以推出新加工水产品时,应仔细评估消费者市场区隔、喜好及潜在新竞争对手等因素。 产品来源国可能成为生产者的一大强力竞争优势。无论是国内消费或外销国际市场,捕鱼国的声誉代表质量的保证。良好的国家声誉,能让生产者获得进入国内市场及扩展国际供应管道的竞争优势。而拥有特殊生产方式或产品的专业技术则可成为区分水产品市场的利器。 【关键字】:水产品 贸易趋势 中国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