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罗非鱼出口的特点是:墨西哥、欧盟市场出口量大幅增加;美国、俄罗斯市场量减额增,其他市场量额双增(科特迪瓦、伊朗增加明显)。 文/图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崔和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一、罗非鱼贸易影响因素 1、经济环境对水产品贸易影响 今年的罗非鱼产业形势和国际的经济气候一样,处于缓慢的恢复中,整体形势好于去年。 就国内市场情况看,今年大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表现不尽如人意,价格不如蔬菜、肉类价格好,在农产品中,比较收益下降。水产品中,只有对虾、小龙虾表现良好。 2、白鱼肉水产品贸易对罗非鱼影响 尽管越南的BASA(巴沙鱼)减产,但是由于其价格低廉,对罗非鱼形成强烈的竞争。其次今年真鳕过量供应,市场上真鳕泛滥,价格创下了30年来新低。一些消费者转而去购买一些较廉价、上市量更多的真鳕。真鳕在欧洲市场已部分取代鲑鱼成为受欢迎的水产品,在低价格的驱动下,销售量增长。今年,美国狭鳕鱼片的出口量也增长了30%,对德国、法国的出口量保持增长。而中国冷冻狭鳕鱼片对欧盟出口量也适度增长至20万吨。 3、目标市场对罗非鱼影响 近期,美国公布了水产品消费的数据,居高不下的水产品价格,导致水产品消费下降4%,人均消费量从15磅下降到14.6磅,是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对虾的消费量下降9.5%,金枪鱼下降7.7%,销量微增的产品多数是价格较低的鱼片,如BASA、狭鳕、罗非鱼、真鳕。2010-2012年水产品价格膨胀的幅度达到25%,对水产品消费起到负面影响,2013年雪上加霜,价格再向上攀升20%,进一步威胁水产品的消费。 日本市场水产品价格的大幅攀升,也给日本水产品消费和零售、餐饮带来负面影响,短缺的对虾、三文鱼供应迫使零售、餐饮抬高价格,消费者不情愿采购和消费。 二、2013年罗非鱼生产 2013年除了中国外,埃及、印尼、菲律宾、泰国和巴西等主产国的罗非鱼产量都有所增长。 随着主要生产国货币对美元和欧元升值,加工出口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刺激其国内市场的罗非鱼消费增长。 2013年,印尼和巴西的罗非鱼产业发展迅速,全球罗非鱼产量也将延续2012年的增长趋势。 2012年,中国罗非鱼主产区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5省罗非鱼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受去年低价格、恶劣天气和疾病的影响,中国一部分养殖户放弃养殖罗非鱼,改养其他品种,2013年小幅减产。 三、2013年罗非鱼出口贸易变化 1、水产品贸易情况 2013年中国水产品出口与进口的总体形势保持平稳的态势。从前三季度的情况来看:出口比2012年略高。水产品进口的量额均有上升。 2、罗非鱼出口贸易 2013年前3季度罗非鱼出口量达到历史同期最高点。加工出口企业却处于近年来利润的低谷,企业利润并不乐观。2013年前三季度罗非鱼总出口量为26.9万吨,同比增长6.7%;出口额为9.3亿美元,同比增幅16%。 从近10年情况看,罗非鱼出口量、额仍在增长,但速度明显放缓,预计2013年罗非鱼出口量超过37万吨,出口额接近13亿美元。 3、主要出口市场前三季度的出口情况 各出口市场中,美国市场比例由2012年的48%,下降到2013年的42%;墨西哥市场比例由2012年的10%,增加到2013年的14%;俄罗斯、欧盟市场基本持平。除主要市场外,其他市场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29%上升到31%。 4、我国罗非鱼出口美国市场变化 2012年出口美国市场份额出现回升后,今年出口美国市场比例呈下降趋势。 研究其市场的变化发现,冰鲜鱼片的进口量与2012年同期相比大幅回升,产品主要来自洪都拉斯、厄瓜多尔和哥斯达黎加,上述三国供应量占该产品进口总量的80%。因为越南的巴沙鱼出口美国市场增加,取代部分罗非鱼市场(2013年1-8月美国从越南进口鲶鱼7.8万吨,同比增长了6%;1-9月从我国进口罗非鱼11.3万吨,同比减少6.5%);今年中国的斑点叉尾鮰,从2006年的出口量20000吨,到现在几乎退出美国市场。 5、各主要出口省区出口量在主要市场中的份额 今年,广东、广西、福建占全国罗非鱼出口比例均有所上涨;相反,海南省出口比例出现下降。广东仍然在北美市场中占有相当高比例。 6、2013年罗非鱼出口主要市场情况 2013年罗非鱼出口的特点是:墨西哥、欧盟市场出口量大幅增加;美国、俄罗斯市场量减额增,其他市场量额双增(科特迪瓦、伊朗增加明显)。 四、2013年罗非鱼产业发展策略 1、持续开拓国内市场; 2、推动认证,提高品质; 3、在大企业建立可追溯; 4、创品牌、走产品差异化战略; 5、从输出产品、走向输出技术; 6、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