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浙江甲鱼村或将谢幕 甲鱼市场面临转型契机

2013-12-19 09:57|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13953| 评论: 1

摘要: 今年余杭政府全额补贴养殖户换置环保热风炉,可新炉子才换到一半,消息传来:余杭决定对临东、南苑两个街道的温室甲鱼全面退养转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浙江年产15万吨甲鱼,半数出自温室,环境问题已成产业顽疾
  
  未来3年,浙江要整治甲鱼棚600万平方米
  
  曾经浓烟滚滚,如今渐行渐远
  
  浙江甲鱼村或将谢幕
  
  余杭、海宁、湖州东林三大温室甲鱼高产区,已率先开始退养转产
  
  余杭东湖村的沈国华,对着自己的三条甲鱼棚,这两天有点发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钱江晚报消息,今年余杭政府全额补贴养殖户换置环保热风炉,可新炉子才换到一半,消息传来:余杭决定对临东、南苑两个街道的温室甲鱼全面退养转产。
  
  东湖村里像沈国华一样的600多家养殖户都踌躇起来: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如果将视角拉远,其实整个浙江已开始在温室甲鱼退养转产的布局中落子——越来越严重的大气污染,让寻策求变的目光都盯上了杭嘉湖地区的甲鱼村。余杭、海宁、湖州东林三地温室甲鱼先后开始退养转产,总面积近400万方。而未来3年,全省要整治的甲鱼棚达600多万方。
  
  曾经每天忙活三小时就把钱挣了的温室甲鱼养殖,走到了十字路口:退养转产,或者,产业升级。
  
  以前一天只要忙3小时
  
  一年净赚二三十万
  
  余杭东湖村有600多户养殖户,行情好的年份,一条甲鱼棚一年净赚七八万。
  
  沈国华家有3条甲鱼棚,棚里的事是妻子料理的。每天早上8点半,沈国华的妻子会进棚喂饲料、点炉子(仅冬季),之后就回家烧饭、照顾老人。到了下午四点,妻子会再进棚喂一次食、点两个炉子。
  
  以沈国华家为例,一个劳动力一天为温室甲鱼忙上3小时,好的年份,一年就能净赚二三十万。附近几个村都来养甲鱼,图的就是这活轻松好挣钱。
  
  在浙江,温室甲鱼养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条非常成熟的产业链了。
  
  甲鱼生病,打个电话,医生就会上门看病;要买甲鱼苗和饲料,一个电话,送货上门;卖甲鱼就更不用愁了,每年下半年,采购商会挨家挨户上门收购,明码标价。
  
  “小户散户垂涎经济效益,温室盲目无序地上马,不但降低了甲鱼品质,更加重环境负担。”杭州市养鳖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毅说,以杭州地区为例,现有温室甲鱼面积是280万平方米,去年一年,温室甲鱼产量3.45万吨,余杭就占到2万吨。可这些甲鱼棚为了省钱,大多都常年燃烧木渣甚至建筑废料来供暖。
  
  看到了荷包鼓鼓,却忽略了天空灰蒙。
  
  今年余杭政府全额补贴养殖户换置环保热风炉,但政策实施了半年多,推进速度缓慢,只有不到15%的人主动认领更新了设备,原因还是在成本上。
  
  11月26日下午,沈国华正在自家大棚里装新炉子,他告诉记者,一个星期前,街道里又来催大家换炉子,他和大多数养殖户一样不愿意换。“今年温室甲鱼收购价才14元/斤,我卖一斤要亏1块,如果换了新炉子,就要用颗粒燃料了,这成本就更高了。”
  
  炉子还没装完,那天街道又打电话给沈国华,只告诉他一句话:炉子不用再装了。
  
  沈国华心里明白:这温室甲鱼,政府怕是不让再养了。
  
  浙江年产15万吨甲鱼
  
  一半出自温室
  
  11月26日,余杭决定对临东、南苑两个街道的温室甲鱼全面退养转产。
  
  因为养殖户的阻力,余杭114万方温室甲鱼退养转产工作还在艰难推进。但迎难而上,让当地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的动力来自隔壁海宁许村镇的成功转身——
  
  许村是浙江温室甲鱼产量最大最集中的镇,温室甲鱼面积超过200万方,这个数量是余杭的2倍。从10月起,当地的养殖户就陆续与政府签订了退养转产协议,温室的拆迁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据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统计显示:目前,浙江省年供应市场15万吨甲鱼,占到全国总量的50%。这些浙产甲鱼中,有一半是产自温室大棚。
  
  根据余杭、海宁两地环保局的实测数据:甲鱼棚木渣筒的不充分燃烧,烟囱头排放的平均烟尘浓度高达700毫克/立方米(国家工业标准200毫克/立方米);温室甲鱼排放的养殖污水COD指数(水质监测标准)高达1000毫克/升(国标为30毫克/升)。
  
  数据很触目惊心,其实早在五年前,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就不再允许各地新建温室甲鱼设施。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遇到行情好,偷搭甲鱼棚的情况屡见不鲜。
  
  越来越频繁的雾霾吹响了浓烟滚滚甲鱼棚的休止符——目前,杭州余杭、嘉兴海宁、湖州东林这三大温室甲鱼高产区,先后制订了退养转产计划和政策。
  
  浙江三年
  
  要整治温室甲鱼棚600万方
  
  “上世纪90年代,有人要是想去银行办贷款,只要手提两只甲鱼、几只湖蟹就够分量了。”对曾经身价不菲的甲鱼,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副处长徐晓林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说起来,温室甲鱼技术最早从日本传入中国,还是杭州水产养殖研究所率先掌握了这项技术,并成功向全国推广。在日本,温室大棚的主要作用是为甲鱼育种提高成活率,后期是放养在露天池塘的。
  
  用温室+外塘方式养殖的甲鱼,一般需要1-2年才能上市,而全段温室养殖的甲鱼只要8个月就能长到长到400克重,提早上市了。
  
  缩短的时间加上简单的操作门槛,让后遗症也随之而来——这样养出来的甲鱼如果受到养殖密度过大、水质浑浊、病害用药过多等因素,有可能产生食品安全问题,品质和口感也会大打折扣。
  
  徐晓林说:“今年浙江在渔业的生态养殖这块,已制定了行动目标,要在3年时间整治600万方温室甲鱼;同时,作为浙江省‘河长制’的主要成员单位,我们已经向省政府递交书面报告,倡议将温室甲鱼退养转产工作,列入当地政府年度考核。”
  
  后年甲鱼价
  
  或翻番
  
  业内人士分析
  
  这对甲鱼市场是一次转型成长的契机
  
  水更清,天更蓝。固然是浙江整治甲鱼棚的初衷所在。但许多业内人士看得更远:这未尝不是一次甲鱼市场的转型成长的契机。
  
  先来看一组数据:目前,浙江甲鱼价格大致分三个档次,最低档的全段温室养殖甲鱼,养殖周期8个月,市场价是20-30元/斤;
  
  中档甲鱼是温室+外塘养殖的,养殖周期1-2年,市场价大约在50-80元/斤;
  
  高档甲鱼除了育种孵化是温室外,基本是在外塘或稻田自然生长的,养殖周期3-5年,市场价约100-300元/斤。
  
  “老底子没有温室甲鱼时,市场上的甲鱼都是稀罕货色,一斤动辄要卖两三百元。”可后来温室甲鱼遍地开花,甲鱼的市场价一下子拉低了。“虽然老百姓买得起了,可这样养殖的甲鱼,肉质松软,腥气重,营养价值和口感也大不如前了。”
  
  杭州市养鳖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毅说,自从温室甲鱼在浙江扎根开花后,大量的低端低质的甲鱼挤占了野生甲鱼和外塘甲鱼的市场空间,而且让许多经营外塘甲鱼的养殖户热情大减。
  
  这次浙江对于甲鱼棚的大力整治,势必会淘汰许多低端的甲鱼来源,同样能减缓一些劣币驱逐良币的无奈。“温室甲鱼的大规模退养转产,有利于浙江甲鱼市场的成功转型和健康成长。甲鱼价格的回归,也会让老百姓更加理性地消费甲鱼。”
  
  当然,许多马大嫂也会关心,以后甲鱼价会不会扶摇直上?
  
  记者从杭嘉湖一带甲鱼合作社了解到,今年,甲鱼塘边收购价是14元/斤,运到农贸市场,大约卖20元/斤。
  
  鉴于今年是杭嘉湖地区退养转产的第一年,养殖户温室放养的最后一波小甲鱼要明年秋天上市。
  
  因此,浙江市场的温室甲鱼供应量锐减的情况可能要到2015年才出现。
  
  渔业专家估计,跟今年相比,后年甲鱼市场因供应量下降,价格估计会翻番,不过也不排除广东、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省份的甲鱼进入浙江市场冲量来平抑价格。
  
  “甲鱼在环保温室育种,后段养殖在外塘,1-2年上市出售,这是以后甲鱼的主流,甲鱼价格应该会维持在40-50元/斤,这属于正常范畴。”
  
  徐晓林也特别解释说:“退养转产不是禁养,也不是说所有的温室都要退养转产,浙江的1300万方温室甲鱼中,也不乏环保达标的,这些应该保留。”

   【关键字】:甲鱼村没落 甲鱼市场 转型契机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游客 2013-12-20 12:45
擦屁股的事,已晚了

查看全部评论(1)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