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甲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

2014-1-6 09:21|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40385|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该病损害了甲鱼的肝脏,使其物质代谢功能受损,并破坏其免疫系统,使其抗病力下降而致药物难以发挥作用。
  该病损害了甲鱼的肝脏,使其物质代谢功能受损,并破坏其免疫系统,使其抗病力下降而致药物难以发挥作用。
  
  文/ 图 珠海市康益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车绮玲 董燕声 吕信盛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2013年以来,笔者在珠海、化州、南宁等地应邀诊治了多例“甲鱼肝胆综合症”病例,现将该病的特征及防治情况综述如下。
 
 


  一、发病原因
  
  经深入甲鱼养殖场实地考察及询问养殖户发现,甲鱼肝胆综合症主要是由于长期投喂和过量投喂含蛋白质高的饲料引起,但也与养殖水体重金属离子、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超标和长期不当用药等有关。
  
  二、流行特点
  
  本病常发生于1年以上的甲鱼,尤以6-8月份的高温多湿季节易发。该病常零星发病、死亡,但若继发细菌和病毒感染,则会造成大量死亡。发病后养殖户单用抗生素和水产用的保肝利胆等中药制剂治疗,但效果都不理想,发病甲鱼多数在10-12天内死亡。


  
  三、临床症状
  
  病轻时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加重,发病甲鱼食欲减少,眼睛混浊,行动迟钝,常浮于水面或爬上岸边不动;颈部、四肢及身体浮肿,腹甲色暗,有紫灰色斑纹;最后停食、衰竭死亡。
  
  四、病理变化
  
  解剖见肝胆肿大,肝脏呈土黄色,且易破碎;多数肌肉水肿,且腹腔内有多量污浊、恶臭的液体;多数体况较肥,体内脂肪较多,且呈淡黄色。
  
  五、临床诊断
  
  根据发病甲鱼上述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及发病后治疗效果差等情况,笔者将其初步诊断为“甲鱼肝胆综合症” 。
  
  六、预防措施
  
  1、平时喂养所用的饲料营养要均衡。在高温多湿的6-8月份,甲鱼要减喂含蛋白质高的配合饲料,可增喂一些南瓜、萝卜、通菜、墨菜等青料,这是预防甲鱼肝胆综合症和白底板病的重要措施。
  
  2、平时最好添喂一些保肝利胆和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制剂,如龙胆泻胆散、清解合剂、虎黄溶液等;如能再添喂一些甘露寡糖及益生菌类饲料添加剂则更好,这样不仅能增强甲鱼的抗病力,而且能发挥益生菌的“占位性和抑制性免疫保护作用”。
  
  3、养殖池塘平时如能每隔10-12天按每亩每米水深用硫代硫酸钠1-2公斤或腐植酸钠3-4公斤,加水溶解泼洒进行净水解毒,以及泼洒一些微生态制剂进行净水、稳定水质和抑制致病菌生长,对防病促长有重要意义。
  
  七、治疗措施
  
  1、对病重的甲鱼治疗无意义,应及早处理为宜。因为病重的甲鱼其肝脏已严重破坏,投喂的药物难以吸收利用,而且已坏死的肝脏也难以修复,因此,平时做好预防工作最为重要。
  
  2、对病情较轻的甲鱼,我们采用如下综合治疗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
  
  (1)对个别水体比较污浊的池塘,适当换水后按每亩每米水深用硫代硫酸钠3-4公斤,加水溶解全塘泼洒,目的是净水、解毒和抗应激。
  
  (2)减喂含蛋白质高的配合饲料,投喂一些果蔬类食物,以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同时按每公斤饲料用“肝胃宝6克 + 多糖 8克 + 强力肠康素5克”(均为商品名)混匀饲喂,每天2次,连续用8-10天后,显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接着再饲喂10天左右,病情得到控制。
  
  由上可知,对“肝胆综合症”的治疗,单用抗生素效果不好是因为不对症;但有的养殖户也使用了水产专用的保肝利胆中药效果也不理想,对此,笔者分析认为是该病损害了甲鱼的肝脏,使其物质代谢功能受损,并破坏其免疫系统,使其抗病力下降而致药物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笔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使用肝胃宝等保肝利胆中药制剂外,还配用了免疫增强剂和益生菌等饲料添加剂。免疫增强剂可增强甲鱼的抗病力,有利于药效的发挥,而益生菌则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并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发病甲鱼食欲恢复,故上述联合治疗方案收到了较好治疗效果。
  
【关键字】:肝胆综合症 甲鱼养殖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