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水产频道 邓美英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我们养殖户根本不敢想有这样的价格,地膜高位池的65头虾25.5元/斤,去年同期40头虾才卖17元/斤左右。”湛江一养殖户收虾时说。高企的虾价是2013年对虾养殖病害严重、对虾缺货的集中体现。 从全年来看,2013年4月开始,各地虾价开始上涨势头,之后一路高歌猛进至年尾。珠三角地区40头/斤规格塘边价在5月中旬甚至高达35元/斤。同一规格虾价比2012年上涨8-10元/斤。 虾价高企的同时,对虾病害暴发率高,EMS、偷死病也一直困扰着对虾养殖业。据悉,“广西、海南、珠三角、湛江地区的对虾养殖,发病率和排塘率在80%以上,有一部分地区全军覆没。湛江东海岛对虾养殖面积5万亩,早造成功率不超过10%,7、8月份晚造由于台风和连续暴雨影响,许多虾农多次排塘后,丢塘弃养。晚造的对虾养殖排塘率不次于早造,有的地方甚至血本无归。” 据统计,EMS肆虐已经导致东南亚产区对虾产量至少下降40%,2013年泰虾产量25万吨,大幅低于2012年的54万吨,重挫达54%。另一方面,越南虾异军突起,2013年越南出口虾类25亿美元,同比增长33%,使越南虾类产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三位。 国际虾市场短缺,也支撑着虾价一路攀升。另一方面高排塘率让很多养殖户望而却步。很多养殖户投苗处于矛盾状态,一边是“诱人”的虾价,一边是低成活率。很多养殖户投苗都在犹豫的边缘。据调查,海南、广西、粤西地区冬棚量少于往年,珠三角地区冬棚减少2-3成,福建地区冬棚有少量增加。其中福建地区棚虾发病率高,红体病、偷死病严重。10月份搭冬棚后漳浦棚虾发病率40%左右,投下去的苗在7-30天即排塘。 而一直困扰业界的对虾EMS,目前病因研究尚无定论。2013年5月, Lightner教授在GAA上称已发现EMS的病原是一种罕见的副溶血弧菌,因噬菌体感染该副溶血弧菌并引起其释放强的毒素。但是经过半年的研究实验,2013年12月Lightner教授推翻前论,认为噬菌体并不是引发EMS的主因,但是这株罕见的副溶血性弧菌确实存在,只是尚未能确定是什么毒素导致EMS,更无法判断噬菌体释放毒素的机理 。目前已经设计出PCR引物,PCR检测方法也已经免费公开。行业内人士也建议创新养殖模式,如生物絮团模式、生物标苗、对虾套养罗氏虾、对虾套养红罗非等养殖模式,Lightner教授表示这些都是规避EMS暴发风险的养殖思路。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