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业是我国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领域,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已跃居为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尤其在近年来,随着农业成为新兴的投资热土,发展势头越发强劲,水产业做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业行业之一,且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的日渐繁荣,水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农业投资的一大亮点,备受资本市场青睐。 据了解,我国水产养殖已占全球产量的70%,截止2010年我国水产贸易量突破200亿美元,约占全球水产品贸易总量的10%份额。在水产养殖技术方面,尤其是淡水鱼养殖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年水产品产量达5000余万吨,产值达近7000亿元,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约为40公斤。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水产生产、流通、加工各个环节毛利率均在15%以上,水产业属于典型的朝阳及蓝海产业类型。 俗话说的好“加工活,则流通活,流通活,则生产兴”,足见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与渔业生产是息息相关的。水产加工业搞活了,货畅其流,无形中就给水产养殖生产开辟了一条永久性的高速通路。因此,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整个水产渔业的发展起着桥梁枢纽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当前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优化渔业结构、实现产业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径。 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有各类水产加工企业9971家,加工能力达到2197万吨/年,比1978年增长了22倍。2007年到2009年间,水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总额三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为19.53%。2009年1月到11月,行业销售规模达到2353.299亿元。2010年1月到11月,水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2859.242亿元,同比增长24.27%,行业销售增长速度之快足见一斑。 从行业周期看,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优势区域已基本形成,因此国内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仍存较大空间。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品种的优化和消费理念的转型,我国水产品消费将会迎来长期增长。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的惠农政策仍在继续,水产品加工率的提升也是必然的趋势,水产加工企业追逐高毛利率品种的驱动因素不会减弱,可见水产加工业所面临的巨大发展机遇。 就全国范围计算,类似湖北的淡水鱼水产大省应不下五个,而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尚处于成长期,水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着产业高速发展,而生产效率不高的难题。人力成本、用工难、管工难仍困扰着广大加工企业。 为了能够不断满足水产加工业未来的巨大发展需求,雨辰科技还将会在鱼前处理机的后续开发和配套上下端设备,并嵌入较高的自动控制、IT技术、图像识别等高新技术手段,填补国内空白。最终,可使水产加工业从现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变成为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从而彻底改变水产加工业面貌。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2年时间,到那时,将会有数亿到数十亿元的市场空间。 武汉雨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陶震告诉中国水产养殖网记者,目前公司将于近期向湖北省科技厅和国家科技部申报科技进步项目。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