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谢骏:提防鲫鱼鳃出血病提前爆发

2014-3-31 08:32| 发布者: 水宝宝| 查看: 50245|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2014年3月30日,第四届华东地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论坛在上海南郊宾馆继续举行。今天分别由苏州大学叶元土、蔡春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陈立侨、杜震宇教授、上海海洋大学陈乃松、冷向军教授、宁波大学周岐存教授和 ...
   文/图 中国水产频道 孙华良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2014年3月30日,第四届华东地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论坛在上海南郊宾馆继续举行。
  
  今天分别由苏州大学叶元土、蔡春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陈立侨、杜震宇教授、上海海洋大学陈乃松、冷向军教授、宁波大学周岐存教授和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赵智勇经理、百奥明饲料添加剂(上海)有限公司张艳经理、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物研究院谷巍院长、广东海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宋宏斌博士为大家做报告。

问答环节

  
  论坛最后的现场问答环节,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谢骏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红教授和叶元土、叶金云、陈立侨、解绶启、杜震宇、蔡春芳教授一起回答大家提问。
  
  中国水产频道记者向谢骏研究员询问了江苏鲫鱼大红鳃和鳃出血病的研究进展情况。他指出,江苏鲫鱼大红鳃和鳃出血是江苏鲫鱼养殖的主要病害,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两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但大红鳃比鳃出血要相对低一点。鲫鱼鳃出血是由疱疹病毒病引起,发病非常迅猛,死亡率非常高,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非常大,很难控制。大红鳃是由细菌引起,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控制。由于两种病很难区分,养殖户容易把鳃出血当作大红鳃来治疗,一旦按照这种方法治疗,鲫鱼的死亡率会增加10倍左右。
  
  谢骏研究员今年已经是第四年跟踪鳃出血病情,他发现现在该病的疱疹病毒还在变异,变异导致致病的温度范围扩大。以前温度在30度以上高温、10度以下低温时该病毒就会失活,现在高温和低温时还会发病。他提示养殖户,如果目前存塘鱼去年曾发生鳃出血病,今年成鱼要尽快出售,鳃出血病可能会因气温升高随时爆发。
  
  周岐存教授认为现在养殖病害这么多,原因一方面是养殖强度太大,另一方面是一个池塘长期养殖同一品种,时间久了容易有新的病害发生,他提出,农业的轮耕轮作在水产上也适用。
  
  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陷入困境,叶元土教授认为鱼虾混养可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他指出从广东、福建、江苏的养殖情况来看,混养虾的成活率比单养高一些,效果比较好。他建议养殖户做鱼虾混养,但是如何混养,江浙地区还要多向广东借鉴经验。在鱼虾混养的水质管理方面,他建议可实验性地补充部分海水进行养殖,可能会提高对虾成活率,另外江浙地区还可实验混养小白虾和罗氏沼虾。对于混养鱼的选择上,他指出,江苏去年混养鲤鱼塘口对虾成活率不是很高,可以考虑能否用梭鱼、罗非鱼、鲮鱼进行混养,其中梭鱼和罗非鱼对盐度的适应比较好,在补充部分海水的情况下,可能会提高虾成活率,这些还需要尝试和总结。
  
  今年北方鲤鱼养殖已经是第四年不赚钱,江苏鲫鱼市场也陷入困境,华东单一养殖品种的现状有待改变。叶元土教授认为,目前江苏地区养殖户养殖习惯很难改变,他们很不愿意换养新品种,但是这是一个方向。其实无论哪种养殖品种,在养殖量增大了以后市场都不会好,比如螃蟹、黄颡鱼去年比较赚钱,今年的投苗量增加不少,市场堪忧。混养模式下每个品种的养殖量都不会很大,市场就可能会好一些,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对于鱼虾混养的问题,叶金云教授也认为会有大的发展前景,他说:“浙江现在以青虾养殖为主体,适当套样其它鱼类,主要是花白鲢和少量草鱼,虽然青虾的养殖技术还不算成熟,但青虾产量最高可以达到600斤/亩,可以说是暴利。”
  
  最后,冷向军教授宣布:第五届华东地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论坛将由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承办,并于2016年在无锡举行。

关键字:鳃出血 大红鳃  水产养殖 鲫鱼 谢骏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www.fishfirst.cn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