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欧盟项目成果提升我国罗非鱼的国际声誉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从去年以来,我国罗非鱼出口形势喜人,价格一路高歌猛进。据悉,2013年初,罗非鱼收购价格才4元左右;而目前在广东收购价涨到5.7元/斤,广西的鱼价更为可观,达6.8元,是近五年来最好的价格。目前罗非鱼价格好,带动了苗种生产、饲料销售及加工行业的生产积极性增加。 出口形势的改观,与我国罗非鱼在国际上的声誉提高有密切关系。因此,“罗非鱼国际市场黄色评级”也入选2013•中国水产业年度榜——十大年度事件。据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称:“2013年初,在北美海产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之一Monterey Bay Aquarium网站上,公布了其对中国罗非鱼的评级由红色升级为黄色。这是我国罗非鱼首次在国际社会获得黄色评级,意为“好的替代品”。此前,国际非政府组织一直认定中国罗非鱼为“红色”,不推荐消费者食用,这间接导致了长时间以来中国罗非鱼在海外市场的产品形象低端、没有定价权的困境。罗非鱼是全球性养殖和贸易品种,中国的罗非鱼养殖量虽居全球首位,产量接近150万吨。此次评级升级,意味着国际市场开始理性且善意看待中国罗非鱼产业,对中国罗非鱼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自建品牌而言是个机会。”(中国水产频道报道详见http://www.fishfirst.cn/article-29514-1.html)。 长期以来,尽管我国罗非鱼在全球市场销量遥遥领先,在北美和欧盟等重要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国外学界和产业界对我国罗非鱼产业并不甚了解。而在外国媒体对我国罗非鱼产业一知半解的同时,其以发掘“卖点”为核心的“眼球经济”的极端市场取向的一些报道,充满了偏见和误解,蒙蔽了国外的消费者,并对我国罗非鱼产业造成了极不利的影响。一些国外的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也根据媒体报道和收集的少量资料,给予中国罗非鱼很不客观的评价,如Monterey Bay Aquarium 2009年报告就将中国罗非鱼评为红色“避免采购”,同时将美国养殖的罗非鱼评为绿色“最佳采购选择”,并将南美国家养殖的罗非鱼评为黄色“好的替代品”(Monterey Bay Aquarium 2009年报告见:http://www.seachoice.org/wp-content/uploads/2011/12/MBA_SeafoodWatch_FarmedTilapiaReport.pdf)。尽管这种不公平评级背后可能存在一些政治因素,其报告也体现了对中国罗非鱼养殖的一知半解。 在这种背景下,上海海洋大学欧盟”Sustaining Ethical Aquaculture Trade (SEAT) ”项目负责人刘利平博士、张文博博士开展了长期的、坚持不懈与国外的项目合作伙伴及产业界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与对话,并在Monterey Bay Aquarium 进行第二轮对中国罗非鱼的评估中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和协调。然而,在Monterey Bay Aquarium 2012年出台第二轮评估结果的初稿中,仍然将中国罗非鱼评为红色“避免采购”。上海海洋大学欧盟SEAT项目组据理力争,对其报告中存在的错误论据和论证过程进行了逐一驳斥,同时提供了一批研究成果作为佐证。一些对中国罗非鱼养殖有着深入的了解的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例如可持续渔业伙伴组织(SFP)等,也对这一评级结果也提出了异议。Monterey Bay Aquarium 在对我方提供的意见和证据进行了仔细的评估后,将其结论从红色“避免采购”改为了黄色“好的替代品”,并于2013年进行了正式的发布。(Monterey Bay Aquarium 2013年报告:http://www.montereybayaquarium.org/cr/cr_seafoodwatch/content/media/MBA_SeafoodWatch_TilapiaChinaReport.pdf) 上海海洋大学在欧盟项目的支持下,在促进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同时,也在寻求产业实现实质性的提升。欧盟SEAT项目组正将研究撰写为政策报告并上报至欧盟委员会,以期中国罗非鱼产业提升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据悉,上海海洋大学欧盟SEAT项目组与项目合作伙伴进行了深入合作,在对罗非鱼产业链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国内开展了十余次座谈会和研讨会,并向农业部渔业局及国家质检总局进行了专程汇报,与罗非鱼主产区广东省和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充分沟通。欧盟SEAT项目组利用研讨会和座谈会等形式,也向罗非鱼生产各个环节的利益相关方传播了一批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盟市场的消费习惯、市场结构等信息,还联合项目合作伙伴,拍摄了“欧盟水产品市场对水产品品质的需求”和“水产动物福利”等视频,与国内产业链中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分享,增进生产方和消费方的相互了解。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