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2013年上半年亚洲和拉美市场虾病引起的产量下降,以及对未来供应疲软的预期推高了全球虾价。美国采购商凭借旺盛需求左右国际市场虾价走势,而日本由于日元疲软虾进口量下降。虾价高企已经导致欧洲市场虾进口需求下降。 供应 在2013年5-9月的虾收获旺季,亚洲和拉美地区的养殖虾供应量并没有太多增加。泰国虾的早期死亡综合症(EMS)得到了很有效控制,但是预计2013年泰国虾产量只有上年的一半。越南由于中部省份和以及湄公河流域虾病的持续蔓延,2013年上半年的虾供应总量下降,但是由于部分越南养殖业者从养殖斑节对虾转养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增长。印尼的虾产量相对稳定,但是由于东南亚虾供应短缺,以及卢比对美元贬值,加工原料虾的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翻倍。尽管印度的虾产业获得很好收成,但是安德拉邦地区政治动荡局势已经在收获、运输和劳动力方面造成严重破坏,导致主产区在出口原料虾供应方面非常困难。 截止到2013年6月美国本土虾的产量为18,366吨,同比下降2%。 预计2013年阿根廷野生红虾又是一个好收成,2013年前7个月的产量为31,000吨,表明2013年供应稳定。 全球原料虾短缺,加上5-6月收成较少,导致虾价保持坚挺。2013年上半年欧盟和美国两大西方虾市场进口停滞,而日本市场由于日元疲软引起的进口花费增加,消费需求并没有真正复苏,一些虾主产国的供应短缺,加上美国市场需求旺盛推动国际虾价创下新纪录。 日本 日本市场未加工虾需求低迷。日本市场虾供应主要依赖于进口,日元疲软、生产成本上涨和国际虾价增长导致市场困难。对未加工的冷冻原虾需求减少,而对制作或保藏等加工虾需求增长,日本采购商还须与美国采购商竞争,但是日元疲软使日商失去优势,因而2013年上半年日本市场进口量下降,特别是对未加工冷冻原虾,来自泰国带壳虾供应减少,加上价格较高也影响了超市的销售。而加工虾的进口情形要好于未加工原虾。 2013年上半年,日本冷冻原虾进口量同比下降1.38%,虽然来自印尼、越南和印度的供应量增多,而加工虾的进口量同比增长2.18%,其中熟冻对虾和寿司虾的进口量同比分别增长6.13%和32%。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日元疲软和原产地出口价上涨,2013年7月来自泰国的南美白对虾进口价格同比增幅接近50%(按日元计算)。来自泰国的冷冻原虾进口量创近年来新低。 在日本市场,2013年上半年原产地印度、规格为16/20的去头带壳斑节对虾的价格从11.03美元/千克上涨至15.95美元/千克;来自印尼的斑节对虾每千克上涨了3美元;来自印尼的南美白对虾的价格也上涨非常明显,规格为16/20的去头带壳产品每千克上涨了1.8美元,从11.32美元/千克上涨至13.1美元/千克。 美国 在亚洲,EMS爆发和拉美(主要是墨西哥)的白斑病虾病爆发双重压力下,2013年上半年,美国虾进口量下降,同比降幅为6.7%。第一大供应国泰国的降幅高达32%,厄瓜多尔仍位居第二大供应国地位,但是不同于往年的增长态势,也呈下降趋势。印度凭借着同比82%的增幅,从2009年的第九位供应国成长为2013年的上半年的第三位。尽管2013年上半年美国的虾进口量减少近16,000吨,但是美国仍左右着国际虾市场。 在美国市场,2013年上半年斑节对虾的价格从6.40美元/磅增长至7.53美元/磅,南美白对虾的价格也从4.10美元/磅增长至5.53美元/磅。 欧盟 2013年上半年,欧盟虾市场表现非常平淡,市场需求疲软,供应短缺引起国际市场虾价高企,导致许多欧洲采购商因不能与其他国家的采购商竞争而从国际市场撤回,一些采购活动主要集中满足当时的需求。只有在5、6月份出现了坚持的采购意向,提出了有竞争力的报价以填补已经枯竭了的库存。 需求放缓反映在欧盟虾进口量的减少上,2013年上半年,欧盟-27国进口的的虾产品同比下降7%,而来自非成员国的虾产品下降7.7%,这主要与来自泰国、中国、厄瓜多尔和越南的虾产量下降有关,上述四国的降幅分别为33.3%、12.4%、5.7%和5.5%,尽管来自印度、格林兰和丹麦的虾产品增多,增幅分别为12.5%、7.4%和11.2%,也不能弥补空缺。 在欧盟市场,2013年上半年31/40规格带头南美白对虾的报价从9.41美元/千克上涨至10.05美元/千克。16/20规格带头斑节对虾从8.60美元/千克上涨至10美元/千克。 除意大利虾进口量增长外,其他欧盟虾进口量均呈下降态势。意大利进口量的增长主要与西班牙、阿根廷的供应量增长有关,而来自第一大供应国厄瓜多尔的量下降2.1%。 德国虾进口高度依赖亚洲市场,因而也是受EMS影响最大的市场,2013年上半年进口量同比下降16%,其中来自泰国、越南和孟加拉国的产品量降幅分别为27.8%、23.4%和21.6%,仅来自印度的产品量增幅为9%。 在亚洲虾主产国中,印度和孟加拉国是截至目前受EMS影响最小的国家,因此2013年上半年两国的出口表现较好。2013年上半年英国从印度和孟加拉国的虾进口量也分别增长13.5%和27.6%,而来自第一大供应国泰国的进口量下降24.5%。同样,法国虾的进口量下降1.6%,主要也与从泰国进口的虾大幅骤减有关,降幅高达47.1%,即使来自厄瓜多尔、孟加拉国、印度和越南的虾进口量增加也没能弥补空缺。 西班牙作为欧盟最大的虾市场,延续了上年的进口颓势,2013年上半年进口量同比下降11.6%,出口量下降了8%,来自阿根廷、厄瓜多尔和中国等三大市场的进口量分别下降2.6%、20.7%和16%。 作为欧盟市场虾产品主要进出口市场,亚洲虾产品供应短缺使丹麦市场一定程度上受益。2013年上半年丹麦虾出口量同比增长9%,而其进口市场,进口原料虾用于再加工,因来自格陵兰的产品增长了8%,进口量略增1%。 在其他欧盟国家中,荷兰和比利时2013年上半年的进口量分别下降21.7%和15.3%,这两个国家的再出口贸易也受影响,出口量同比分别下降15.5%和11.1%。 亚洲 中国采购商在亚洲虾主产国的采购活动活跃,特别是对印度市场,进口量呈逐年递增的态势。采购商的报价非常具有竞争性,与美国采购商可相匹敌,导致2013年上半年中国冷冻虾的进口量同比增长16.4%,来自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产品均有所增长,其中来自厄瓜多尔和印度的产品同比分别增长117.6%和130.8%,而来自格林兰的产品增长53%,加拿大尽管保持第一大供应国的地位,但来自该国的产品同比下降14.7%。 2013年上半年中国虾仍是保持第一大出口水产品地位,出口量额分别增长46.55%和58.94%。除其他制作或保藏的小虾及对虾出口量下降,出口额持平外,其他类别的虾出口量额双增,且出口额增幅均超过出口量增幅,体现出出口均价的上涨。 尽管全球对虾需求旺盛,以及价格飞速上涨,但是印度虾包装商不得不面临环境问题和政治动荡的挑战。产量下滑、阵雨、白斑病,以及安德拉邦地区政治局势动荡引起运输系统瘫痪,产地至加工厂运输困难问题,导致加工原料虾短缺,因而安德拉邦地区的虾出塘价跳涨,30头/千克规格产品价格从2012年8月份200-300印度卢比/千克增长至400-500印度卢比/千克。 泰国虾业协会称虾早期死亡综合症(EMS)发病率在下降,供应量或将增长。泰国的一些加工商已经从国外进口一些原料虾,如厄瓜多尔和印度,以保证加工厂的正常运行。2013年上半年泰国的虾类产量因受早期死亡综合症和恶劣的气候条件影响而大大下降。协会预计2013年由于减产而出口量可能会下降50%,往年,泰国的年产量在35万吨。泰国虾业协会称该国虾业已经因EMS蒙受巨大损失,强烈要求欧盟延长对泰国虾基于一般特惠制(GSP)下的优惠关税,从2014年1月起,泰国虾将失去一般特惠制(GSP)的优惠,对欧盟的进口关税将从7%提高至12%。 尽管越南也面临泰国同样的问题,越南虾类作为越南最大宗出口产品,2013年上半年虾类出口额达11亿美元,同比增幅达8.6%。对日本、美国和中国三大主要市场的出口额分别增长6.6%、22.4%和33.7%。越南虾类对主要市场的出口量没有增长,但是价格持续飙升,导致出口额增长。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来自泰国等全球虾类主要生产国的供应量下降。 在出口类别上看,越南南美白对虾出口额占比低于斑节对虾。2013年越南虾出口额有望攀升至24亿美元,同比增长9%。 展望 影响亚洲虾总产量下降的因素之一是泰国虾产量下降,预计2013年泰国虾年产量在30万吨左右。相对而言,印度和印尼的南美白对虾的供应量要高于上年,预计印尼2013年的虾产量在50万吨以上。 日本市场加工原料虾短缺情况仍将持续,将会影响2013年日本人均虾产品消费量。日本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量有可能继续保持积极态势。欧盟采购商的购买兴趣复苏在2013年9月初已经显现,但是高价格因素仍将是限制许多欧盟市场需求的一个因素之一。 2013年下半年东南亚市场货币对美元疲软也将影响区域市场的虾产品需求。(编辑部编译整理) 【关键字】:对虾市场 对虾需求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