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凯杰编译整理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中国水产贸易》讯,孟加拉国地处南亚,该国境内有上百条水系纵横交错,遍布河流、水渠、洼地、水塘、湖泊和河滩,拥有内陆水资源多达470万公顷。同时,孟加拉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国家专属经济区面积为16.6万平方公里。孟加拉国独特的气候也为水产养殖业和捕捞渔业资源管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位于国家南部的孟加拉湾,冬季持续时间仅有两个月。气温常年保持在7-40度之间,降水量在1,170毫米至4,300毫米波动。 孟加拉国渔业资源丰富,区域内淡水及海水鱼类、虾类品种繁多,其中本地种795个,引入种12个。此外,还拥有10种珍珠蚌,12种可食用龟类,15种蟹和3个种不同的龙虾。渔业贡献了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39%,占农业总GDP的22.76%。2011-12年度,孟加拉国水产品总产量326万吨,水产品出口创汇占全国外汇总收入达2.46%。不仅如此,鱼类还供应了国内动物蛋白消费的近60%。全国将近11%的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水产相关行业。 在孟加拉政府渔业和畜牧部的管理下,渔业局、渔业研究院、孟加拉国渔业发展理事会及高等院校、组织机构、连同其它部委、区域及国际发展伙伴、非政府组织等共同担负起发展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的重责。 孟加拉国渔业局已经开展了系列工作促进渔业发展,通过培训和示范推广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通过颁布保护及管理条例充实渔业资源,同时调查渔业资源建立数据库等。而渔业研究院的主要职能在于开发先进的技术,提高渔业附属产业的产量从而激发渔业部门对食品、营养及经济发展领域的辅助潜能。孟加拉国渔业发展理事会成立于1964年,是渔业和畜牧部下属的公共组织。在它的作用下,孟加拉国的渔业发展实现了转型,不仅建立了渔场码头、引进深海拖网渔船、发展渔船机械化,而且建立了吉大港海洋渔业学院,和现代的渔获登陆分销中心。 海洋渔业资源情况 孟加拉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水体资源。位于国家南部的孟加拉湾含专属经济区在内共有166,000平方公里的水域。近期,孟加拉国又向国际海洋法法庭争取了孟加拉湾11.1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开发权。该国渔业局首先通过对孟加拉湾的渔业资源进行评估,从而确定了最大可持续收益,随后又向该区域部署了具有跟踪监视系统的船只。孟加拉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森达本自然森林保护区在孟加拉境内占地6,000平方公里,涵养了渔业资源在内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扮演着对虾、虾类、鱼类育苗和繁育基地的重要角色。 孟加拉湾鲥鱼是南亚、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孟加拉国重要的咸淡两栖鱼类。在孟加拉鲥鱼被看作国鱼,为经济、就业及出口做出了显著贡献。作为一个单一渔业品种,鲥鱼在渔业产量方面贡献最大。2011-12年度,孟加拉国鲥鱼产量为34.7万吨,占该国渔业总产量的11%。从2011年到2012年,孟加拉国渔业局为管理鲥鱼产业制定了如下规定:在7,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主要育种繁殖场所建立5个鲥鱼保护区;每年3月份设立国家级鲥鱼幼鱼保护周;每年10月份鲥鱼产卵季节实施亲鱼保护;11月至次年5月颁布鲥鱼幼鱼禁捕令;严格限定鲥鱼捕捞的网眼尺寸及装置类型;对禁捕期渔民进行食品、财政及辅助收益项目的支持。 内陆渔业情况 内陆水域包括池塘、河流、河口、湿地、河滩、沼泽体系、牛轭湖和半咸水等。在孟加拉国的内陆淡水水体中共存在260种鱼类和24个虾类品种。20世纪60年代早期,内陆渔业资源贡献了该国渔业总产量的90%。随后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而开放水域的渔业产量却增速缓慢。目前,该国仅29%的渔业产量来自内陆开放水域。 开放水域管理 孟加拉国渔业局正在重建Halda河以保护印度主要鲤科鱼类的自然繁育场。2012年,该地的小虾及幼鱼在品种和数量上均有所增加。渔业局以一套综合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为基础,通过当地使用者的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借助发展项目维持三角洲湿地及河滩地区居民的生计。为防止养殖生态系统尤其是开放水域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退化,孟加拉国采取了一系列人工介入的措施,例如:建立鱼类庇护所及鱼类栖息地保护等。在过去的5年里,孟加拉共建成鱼类庇护所566处,分布在不同水体中。由此,这些水体中的渔业产量得到了可持续的提升。不仅如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名录上的大量物种在孟加拉国都有所恢复。另一方面,为保证鱼类在繁育期的洄游,河流、死水、自然凹地处的各条连接水道都经过了渔业局的反复挖掘。 水产养殖操作 在孟加拉国,鲤科鱼类及外来鲤鱼大量养殖。养殖类型以改良粗放型和半集约养殖为主。除鲤鱼外,苏氏芒鲶、罗非鱼、爪哇鲤和攀鲈等都有所涉及。孟加拉国池塘养殖的平均产量在4,115千克/公顷。在该国的部分地区,像:萨德基拉、库尔纳、科克斯巴扎尔和巴格哈特区,罗氏沼虾也可与鲤鱼混养。而斑节对虾和罗氏对虾则是该地最主要的甲壳类养殖品种。其中,罗氏对虾大量分布在国家西南部。2011-12年,孟加拉虾类总产量将近25.2万吨。 孟加拉国渔业尤其是鲤鱼养殖和孵化场建设大致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到今天,该国拥有私人孵化场845家,私人育苗场11,000家,以及国有鱼苗增殖场125家(孵化场76家)。孵化场繁育的品种主要有:露斯塔野鲮、蓝野鲮、印鲮、卡特拉魮、鲢鱼、草鱼、鳙鱼、青鱼、鲤鱼、苏氏芒鲶、兆瓦鲤、胡子鲶、攀鲈、帕达绚鲶、印度鲃等。 鱼类及其制品出口情况 孟加拉国拥有162家水产品加工厂,其中74家获得欧盟的批准。同时,HACCP也已经引入到了鱼类加工厂的操作中。孟加拉国渔业的主要进口市场有欧洲国家、美国和日本,三市场的进口份额总和占该国渔业总出口量的98%。剩余部分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和中东地区。 孟加拉国的主要出口水产品种有:冷冻对虾、单体速冻对虾和白肉鱼、冷冻去壳不开背(PUD)和去壳去肠腺(P&D)对虾块、冷冻对虾原料零售装、冰鲜及冷冻鲥鱼 、烘干/盐渍及脱水鱼干、鲜活鱼类、鳗鱼和蟹,以及少量有附加值的鱼类及虾类制品。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