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杜春浩:首创棚中棚养虾模式

2014-6-5 07:02| 发布者: syusuke| 查看: 26969| 评论: 0|原作者: 余晓霞|来自: 水产前沿杂志

摘要: 在上海,他是第一位尝试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户,现在更是独创了棚中棚的养殖模式;上海奉贤区养殖户大多养殖1-2造,杜春浩一年养3造虾;在每户养殖面积多为10亩左右的上海,杜春浩拥有160亩大棚对虾养殖池,连续 ...
  文/图 余晓霞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杜春浩是上海奉贤区一名极有特点的对虾养殖户。
  
  在上海,他是第一位尝试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户,现在更是独创了棚中棚的养殖模式;上海奉贤区养殖户大多养殖1-2造,杜春浩一年养3造虾;在每户养殖面积多为10亩左右的上海,杜春浩拥有160亩大棚对虾养殖池,连续多年养殖成功率保持在7-8成,淡水养殖亩产1000斤左右。
  
  现在,杜春浩是小宝虾业养殖合作社的理事长,小宝虾业养殖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8月,注册资金100万元,入社社员70户,带动社员105户,合作社养殖面积3800余亩。
  
  改创大棚养虾 淡季出虾
  
  杜春浩在朋友介绍下半路出家,开始进行外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经过几年的摸索,他发现外塘养虾不仅风险大,效益还不好。2008年偶然看到别人用大棚养殖鲅鱼套养对虾,于是萌生了搭大棚专养虾的念头。
  
  2009年杜春浩正式尝试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彼时杜春浩有60亩虾塘,分成三个大棚搭建。在大棚的建设上,杜春浩也做过多次改善,例如最先打桩搭建大棚,但是由于温棚面积大,抗风能力不好。随着条件改善,杜春浩将大棚改造成5亩一个的水泥钢管大棚,抗风和质量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大棚养殖使得一年一茬变为一年三茬,生产过程可控性高,提高了养成率,反季销售优势也使得早季虾和晚季虾都能卖到好价钱,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2011年年底,杜春浩的养殖面积扩增到160亩。“我每年养虾都很成功,养成率基本上都在七、八成以上,亩产1000斤轻轻松松。而且在上海我出虾最早,价格往往比后出的对虾高上几元钱/斤。”提到近年来的养殖情况,杜春浩脸上满是自豪。
  
  2009年,杜春浩“一养成名”之后,周边的养殖户纷纷前来取经,他也非常乐于分享,其养殖效益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大棚养殖在当地的发展。据了解,上海有近2000亩的大棚养殖面积,2013年上海地区的白虾养殖户养殖成功率达7成,特别是大棚养殖模式,最高亩产达到2100斤,亩利润超3万元。杜春浩认为根据大棚养殖各项优势以及养殖形势来看,上海加入大棚养殖的人会一年比一年多。
  
  棚中棚养虾模式
  
  上海地区的大棚养殖模式是全年不拆棚的,杜春浩的早造虾采用棚中棚模式,可比普通大棚模式提早10天左右上市。
  
  跟普通大棚模式不同的是,棚中棚模式在每个大棚里都设有一个0.6-0.7亩的小棚。经过这样改造后,小棚里的温度比普通大棚升得快,苗可以放得比别人早。今年杜春浩于2月23日放苗入小棚,平均每亩投苗5万尾左右。先在小棚里养30-40天,4月初大棚里的水达到20℃以上后,将苗分散到整个大棚里,然后5月初上市卖虾,亩产能达到1000斤。
  
  中造虾,杜春浩在4月20日放苗集中暂养,5月20号正式与早造剩余的20%-30%的虾套养,投苗密度为4万尾/亩,与外塘早造虾同时在6月底或7月初上市,如果不出问题,亩产也能达到1000斤。
  
  经过早中两造虾后,塘底污染较严重,所以晚造虾杜春浩以养殖病害较少、抗污能力强的罗氏沼虾为主。一般在5月底或6月初放苗暂养,投苗密度5万尾/亩,8月15日左右放入大棚,12月底上市,亩产能达到700-800斤。
  
  “一年养三造虾,第三造虾收益基本可以抵销全年的人工、饲料、电费、苗钱等开销。”杜春浩说,现在养虾的人工成本、搭棚成本比较高。据杜春浩计算,目前160亩的大棚虾塘需要5名固定工人,临时工需求量更大,每年人工和电费要花60万元左右;现在水泥钢管的棚中棚模式,平均两年换一次薄膜,搭建成本高达18000元/亩。
  
  “养虾莫太贪心”
  
  养虾多年,杜春浩也有“失足”的时候,去年5月1日,杜春浩养的虾已有70头/斤规格,用网捞掉一批卖了后,原本剩下的应该最迟在5月6日左右卖掉,但杜春浩为了增加产量,想延期到5月12日再卖。不料5月11日去喂虾时,虾已经不吃食了,紧接着死虾大量出现。“我太贪,赌性太大,对自己养殖技术太自信。第一次用网捕捞后剩下的虾再长,导致密度太大,塘的压力超过极限,卖的节奏没有把握好。”提到2013年,杜春浩脸上满是遗憾,这一年他损失了200多万元。
  
  今年5月初,又到了早造虾上市的时期,杜春浩吸取了去年的教训,在5月6日就开始卖虾。开卖第一天,65头/斤的虾卖到了35元/斤,3亩塘首次捕捞了1303斤,剩下的虾也将陆续卖出。杜春浩预估今年早造虾平均能卖到30元/斤,中造虾能卖到20元/斤,晚造的沼虾能卖到33元/斤。
  
  “大棚养虾是赚钱,但管理起来太麻烦,起早贪黑、提心吊胆是家常便饭。”杜春浩如是说。关注棚内温度和水质变化以及对虾吃食情况是他每天的必修课,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也都花在大棚里。
  
  问及养殖成功的秘诀,杜春浩笑言并不存在秘诀,关键在于怎么管理。他认为首先要选择好的苗种,其次调水和饲料投喂控制非常重要,需要细心、谨慎和责任,如果偷懒,虾迟早出事。而且每年养虾遇到的问题都不大一样,需要随机应变。目前,养殖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是缺氧和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杜春浩建议时刻关注水质变化,勤换水。(致谢:感谢浙江联兴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虾料事业部经理齐召锁提供的大力支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水产前沿》杂志 www.fishfirst.cn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关键字】:大棚养虾 苗种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1

漂亮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