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中国水产频道 余晓霞 开幕式现场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6月18日上午,2014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在湛江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会吸引了欧盟、东盟、非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30多个省区市的180多家水产企业和近万名水产专业人士参展。 本次水博会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水产业商会主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全球水产养殖联盟协办,湛江市水产进出口企业协会、湛江市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湛江市水产商会承办。本届博览会得到了湛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出席开幕式的有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国务院参事张玉香、湛江市市委书记刘小华、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颜学亮、湛江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中丙、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文斌、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任少、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会长田全海、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和以及其他多位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单位的官员和来宾。 湛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中丙 在开幕式上,湛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中丙致欢迎词,他介绍,湛江拥有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海洋经济总量在全国地级沿海城市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湛江市海洋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近三年增长率均高于20%。2013年,湛江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308.4亿元,增长12.6%。港口物流业发展强劲,2013年湛江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8亿吨、集装箱进出口运量20.9万标箱,分别增长5.4%和21%。渔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2013年湛江渔业经济总产值42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124.62万吨,分别增长9%和7.2%。湛江市拥有水产种苗场600多家,深水网箱养殖基地3个,水产品加工企业187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12家,海洋科研机构30多家。湛江拥有“中国对虾之都”、“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国家级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水海产品外贸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多张水产业国家级名片。同时,湛江以对虾为代表的水海产业基础雄厚,更是全球对虾加工贸易集散地。目前,水产业已成为湛江体系最完善、功能最配套、从业人员最集中的集群产业之一,已经形成水产种苗培育和水产养殖、捕捞、加工、流通、研发及水产饲料等协作配套的完整产业链,“一条虾”解决了近百万人的就业问题。 他还谈到,湛江,是实至名归的海洋大市。正是基于在水产行业的世界声誉和行业影响力,使得湛江在与深圳、南宁、武汉等其他城市的竞争中胜出,争取到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永久落户湛江。在湛江举办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对水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建立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特别是对湛江借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深化与东盟水产合作,扩大湛江国家水海产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对外影响力,促进优势传统水产业扩大出口,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促进我市水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会长田全海 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会长田全海在致辞中谈到,举办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将其打造成世界知名、我国著名的专业性水产展,是全联水产业商会几代人的梦想,也是全联历届领导人的夙愿,更是全联水产业商会本届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为确保首届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自去年7月以来,全联水产业商会多次组织会长扩大会,邀请全国水产界的精英共商办会大计,精心制定了东、西、中和北线四条宣传路线,在全国沿海城市和内陆主要水产消费大市进行连续的市场推广活动,获得凤凰卫视、央视、中国水产频道、中国水产交易网、水产前沿等媒体的深入报道,引起国际、国内水产界的广泛关注。 他还提到,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能够在今天得以顺利开幕,湛江市委、市政府从各方面给予了全力支持,湛江市外经贸局受政府委托,全程给予指导和配合,广东省商务厅作为支持单位,不遗余力给予支持;承办方湛江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湛江市水产进出口企业协会和湛江市水产商会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 开幕式结束后,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等多位领导一同参观访问了展馆内的各个展位。 多位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单位的官员参观展馆 参展企业负责人为广东省副省长介绍产品 18日下午,与本次水博会同期举办的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19周年庆典暨2014中国水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大会和第六届世界对虾论坛也在湛江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会长、名誉会长、常务副会长和副会长等全体领导、代表性会员企业的领导、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国外行业协会领导、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共商世界及中国水产业发展大计。 据悉,本次水博会将持续到20日。同时,第二届即2015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的招商招展工作也正式启动。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