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料企的未来

2014-7-8 07:38| 发布者: syusuke| 查看: 21438|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水产配合饲料总产量出现自2000年来的首次下滑,较上年下降1.3%为1833万吨。或为偶发的变化之后,企业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成长之路。
       文/ 水产前沿  唐东东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水产配合饲料总产量出现自2000年来的首次下滑,较上年下降1.3%为1833万吨。或为偶发的变化之后,企业可能需要重新思考成长之路。
  
  回过头来看,近年来大量企业投资于饲料业导致我国饲料产能迅速增加,出现了开工不足、生产设备闲置的现象。以2008年为例,我国饲料企业总产能约3.64亿吨,但实际产量仅1.31亿吨,产能利用率36%,产能严重过剩。具体企业而言,如海大集团在2009-2013年间饲料产能由280万吨增至1045万吨,但饲料产量仅由176.13万吨增至479万吨,产能利用率则由62.9%下滑至45.8%。
  
  产能严重过剩,是饲料行业利润率极低的根源,也是行业竞争一年比一年恶化的推手。过去一年以来,行业已涌现各种恶性竞争的手段,且愈演愈烈,如收购经销商、一吨赠七包、膨化淡水鱼料常年一吨送两包等等。可见,企业面临更具挑战性的市场环境,既要在打价格战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又不能让企业亏本甚至还要有部分利润。
  
  而2012年,又是行业另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和转折点,那就是养殖业也进入全面过剩阶段,这是水产养殖持续两年减产而终端价格难以恢复的原因。养殖业产能过剩将导致空前剧烈的养殖户洗牌和饲料企业洗牌,意味着产品同质化时代,饲料企业依靠养殖业持续增长,从而拉动企业生存发展的方式遭遇瓶颈。
  
  未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驱动力,其来源值得探讨。这方面,行业两家非常优秀的企业做了相应的探索和定位。
  
  从2006年开始转型定位为服务型企业的海大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维系和巩固来自内部服务客户的能力,也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其服务体系包括两条主线:一条是建立饲料、苗种、养殖三个环节的专业优势,并研制生产出三个环节领先的产品;另一条主线是建立一支具有很强专业能力的服务团队。
  
  崇尚科技的通威认为,水产行业未来的发展是要推进传统的、相对粗放的、简单的以追求量的增长为主要目的的生产方式的转变,真正使行业实现现代化、设施渔业化、智能化、规模化以及标准化,成为一个能够稳定的、可溯源的产业。遵循这种思路,通威在未来很长时间将侧重于强化各种技术在服务领域的综合运用,引领水产养殖朝设施渔业方向发展。
  
  虽和而不同,但相同点在于两家企业都发挥了自身长处,而且更多跳出了饲料。薛华曾言,同质化竞争模式中,企业只围绕饲料产品构建的竞争力,可能会保证企业未来五年不被淘汰,但支撑不了十年后还能生存。如此,诸多料企中,未来谁才是最有能力活下来并进一步发展的企业?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水产前沿》杂志 www.fishfirst.cn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关键字】:通威   海大  饲料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