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粮油市场报讯,2014年湖北菜籽(4913, -5.00, -0.10%)市场收购进度较往年减缓,预计后市价格将呈近强远弱格局。目前农户手中菜籽数量较少,基本集中在中间商手中,市场购销双方的心理博弈仍将持续。 据国家粮食局网站公布的消息,截止7月5日,湖北、四川等12个油菜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油菜籽198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47万吨。这让多空双方迷失了方向,关于新季菜籽是否减产的争论再次甚嚣尘上。 收购款不再经第三方“中转” 今年6月份湖北省启动菜籽临储收购政策以来,相关企业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新季菜籽收购。据了解,今年中储粮第一批委托收购加工数量并不大,与往年相比,当前并不限制和强求受委托企业的收购数量完成程度,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行控制收储节奏,但对质量却严格监管。在湖北荆州、襄阳的部分地区,中储粮要求收储企业缴纳500万元“收储保证金”,从源头上杜绝造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湖北中储粮系统对于菜籽经纪人和农户则要求提供并登记身份证、地址、电话、银行卡号,中储粮通过转账形式将收款直接汇往其户头,这一点与往年通过加工商做中转有很大区别。 当前,湖北菜籽收购价一直稳定在2.55元/斤。中储粮给委托企业的加工费普遍在240元/吨左右,按湖北菜粕(2861, 9.00, 0.32%)指导价3050元/吨、菜籽收购价5100元/吨,折算菜籽油的成本为10170元/吨(此时压榨利润为零)。 预期收购数量远逊于去年 据调查,目前农户手中菜籽数量较少,基本集中在中间商手中。这也是市场惯性心理的反应,去年同期菜油价格还在高位,菜粕遭到爆炒,贸易商囤积普遍赚钱;但是在今年,收购政策严格,下游品种受限,菜油库存高企,市场需求低迷,企业收购意愿并不强烈,中间商囤积挺价效果并不明显。市场购销双方心理博弈还将持续。 有油脂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极少数企业参与菜粕统销,企业参与国储的利润被极大压缩,收储积极性不极往年,也是影响市场的政策因素之一。企业普遍下调收购目标,预期收购数量远逊于去年,与此同时,目前市场余量不多,收购难度加大,国储今年能完成收购量的一半,已是相当不易。 据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对省内相关油脂收购、加工企业了解,受豆油(6556, -26.00, -0.40%)价格下滑影响,当前武汉白沙洲市场中包装四级菜油批发价也下调到8100元/吨,走货清淡。终端零售市场价格稳定,卖家促销力度加大。 储多因素影响菜粕市场走向 风云突变的资本市场让前两周还普遍看涨的人们失了面子,但在菜粕现货市场上,却仅仅表现为略有松动,市场成交价格依旧在3100-3200元/吨之间,期货品种对现货的贴水一度超过300元/吨。但观察各地的成交来看,现货市场的紧张氛围有所缓解,华南地区9月之前菜粕预售比例超过54.5%,交投逐渐活跃。 目前湖北省下游企业需求非常旺盛,由于今年很多企业无仅自行销售,由中储粮统销,各地油脂企业只能够根据自己需求订单向中储粮进行申请,得到许可方能销售。今年湖北菜籽生长关键期雨水偏多,导致出油率普遍较往年下降1-2个百分点,在34%-36%之间,但今年蛋白含量较往年增加;蛋白溶解度较往年好很多,平均37%,高的可达40%以上。目前,中储粮给予企业菜粕的成本价为3050-3110元/吨,企业销售报价在3100-3200元/吨之间。 俗话说:“鱼长三伏,猪长三秋”,7、8月份水产养殖的旺季已经到来,笔者判断,以上诸多因素都将深刻影响菜粕市场走向,使其呈现近强远弱的态势,行情判断的分歧和演绎亦将向纵深发展。 【关键字】:饲料 菜粕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