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近日,随着300万尾南美白对虾苗放入江苏如东县中水水产科研有限公司的对虾养殖大棚,由扬州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生物絮团技术”正式进入应用示范阶段。该技术一举解决了养殖水体水质富营养化的技术难题,为改善养殖水体水质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技术手段。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由于饵料溶失和养殖动物排泄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导致的水质恶化。”该研究所技术专家包卫洋副教授介绍说,“我们从海洋中分离出了多种有益微生物,通过采用生物絮团技术,一方面将养殖水体中过剩的营养物质转化并聚集到絮团内,实现了治理水质的目的,同时絮团本身又可作为营养丰富的生物饵料蛋白,为鱼、虾等提供了"活饲料",促进了鱼虾生长,还具有一定的防病效果。” “生物絮团技术目前在国内还很少被应用。我们团队连续三年来一直致力于该技术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实际应用,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等多个项目的资助。”该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晓见教授充满信心地说,“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将该技术移植到不同的养殖水体环境中的适应性和效果研究,包括沿海地区的海水养殖和苏南地区的淡水养殖。未来,我们拟将该技术以生物制剂与辅助添加剂的形式投放市场。”下面是一个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生产中的应用例子。 例子:Bower虾场始建于1989年,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其虾塘面积有370英亩(约150万平方米),鱼塘面积为75英亩(约30.3万平方米)。 介绍: 4个室外培育池,在过去10-12年内有断断续续地使用;培育池也就是对虾被投放在养成池前的暂养池。近年来,一些亲虾养成池能一年两熟;养成池的亲虾与养成周期有密切关系,2013年,该养殖场合并使用室内培育池来延长养殖周期和增加亲虾养成池的灵活性。最近建造了1.35万平方英尺(约1254平方米)的室内培育场。当延长第一造虾养殖时间后,第二造虾可重新放入新幼虾;可以在养殖场的任意一口虾塘放养;当养成池水温较低时,可以使用培育池暂养,虽然不想看到出现这种情况。 培育池 2013年进行了5次循环试验(2月18至8月28日);时间为21-52天;平均水温为25-30摄氏度;每次试验有2-8个塘参与进行; 目标 判断系统是否适合幼虾的生产;开发一种简单可靠的生产方法,能把室内收成的幼虾放养在室外的虾塘;利用好低成本的电力;延长池塘的生产周期;增加虾的出塘体重;利用好虾的补偿生长;增加养殖场的产量。 Bowers 水循环系统 在100m3水循环系统建成德克萨斯州在8个固定的水循环系统;每个系统中有12个 a3喷射空气喷嘴 ,2-3个大功率泵,最大水体积为125m3有中心分区,2013年没有去除水体固体颗粒的装置。 水 来自马塔戈达海湾的海水,盐度为30ppt,水中不含氯,用540微米的筛过滤;养殖间隔中有25-75%的水重新投入使用。 养殖对象(虾) 幼虾为8-11期,多为8期; 放养密度为12尾/L(12000/m3); 选择SIS 和KAVA,以前是选择HSF; 搬运到循环水的池塘能适应生活; 在适应期间,可投喂卤虫; 用重力使幼虾流入循环水系统。 循化水管理 循化初期使用6个喷嘴减少水流; 第一周需要搅动循环水底部为防止沉淀; 泵的进水过滤处每天要清洗几次; 系统需要两个人维护,一个是早上一个是晚上,周末和节假日也需要一人负责早上一人负责晚上; 负责晚上的人需要检查溶氧值(DOs)和清洗过滤片; 没有监测器和警告系统 投喂 初期用卤虫,25-30天后用Cargill 或Rangen,可以使用2台12小时的带式投饵机,随后转用4台24小时的带式投饵机来减少人力和增加饲料分配。 每天检查两次饲料消耗量(早上8点-下午6点半); 料比率由饲料消耗量和观察虾体生长情况所决定。 水质 用LaMotte仪器来监测海水中的氨、亚硝酸盐、硝酸盐和碱度; 可用手持式测溶氧指标的仪器(YSI 550A)经常测溶氧量; pH值的检测用pH笔(pHtestr 10); 漂浮颗粒的检测使用英霍夫锥管; 在第一造虾养殖期间,氨水平在0.1mg/L和0.6mg/L之间;亚硝酸盐水平大于16mg/L;在水体中建立起足够的硝化细菌之前加入糖蜜来调控氨水平;需要交换水体来降低含氮化合物的浓度和多余的固体颗粒;在除第一造后的养殖中,氨和亚硝酸盐水平可以忽略。 溶氧在4.7-8mg/L的范围内,通常在5.5-6.2mg/L; pH的范围在7.3-7.5之间; 碱度在100-200mg/L的范围,可用氧化钙调整到160mg/L; 悬浮颗粒范围在0.1-13ml/L; 经过几次较长循环后,可以偶尔交换水体来去除多余的颗粒; 在一些循环期间可以使用氯化铵来维持硝化作用。 收成 排水收虾,虾要脱水、称重和放在运输车上。 运输 运输使用液态氧;时间在10-15分钟;虾不需要额外适应,可直接放入塘中。 对8个125m3跑道第一年培育循环养殖的总结 经验与教训 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准备好糖蜜; 好的试剂是成功的开始; 使用540微米筛固体颗粒可能不好筛,但用800微米的筛去筛效果显著; 溶氧不是一个影响因素; 4台24小时的投饵机与2台12小时投饵机对比,前者是扩大了饲料的分布但并不是增加投饵量。 未来的思考 目标定在提高体重小于或等于0.2g虾的存活率; 增加养殖密度; 将固体颗粒去除; 限制水体交换; 盐度将会更低(15-20ppt)。 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