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罗浩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罗莉 一、研究背景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都开始利用廉价动、植物蛋白原料(如豆粕、菜粕和棉粕)等替代鱼饲料中的鱼粉,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利用植物蛋白原料替代鱼饲料中大部分甚至全部的鱼粉。棉粕、豆粕、菜粕、花生粕和鱼粉是水产动物配合饲料主要的蛋白质原料,它们的用量及相互之间的配合比例决定了配合饲料的蛋白质质量。目前,生产饲料配方的编制更加注重原料的组合,随着饲料加工技术的趋成熟,膨化饲料也开始在全国推广开来。鲤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也是我国单个种类产量较高的养殖鱼类。本试验是在生产试验配方条件下,以鲤鱼为试验对象,定量比较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和花生粕4种植物蛋白原料两种配比,以及硬颗粒与挤压膨化两种加工工艺对鲤鱼生长、饲料效率、形体、鱼体组成、肠道消化酶活力以及肝脏功能的影响,为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配合饲料的生产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 定量比较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和花生粕对鲤鱼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探讨4种饼粕在鲤鱼饲料中膨化前后的差异,和高低配比对鲤鱼生长性能和生理机能的影响差异,为饲料中正确选择和利用4种原料提供科学依据。 三、试验材料 1、试验用鲤鱼:鲤鱼鱼种(建鲤),尾重约11克左右。鱼种来源于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引育种中心。 2、试验饲料原料:普通棉粕GCM(蛋白含量39.96%)、高蛋白棉粕HCM(蛋白含量44.49%)、棉籽蛋白DM(蛋白含量50.94%)、花生粕PM(蛋白含量49.47%) 原料提供厂家:鱼粉、豆粕、棉粕、菜粕、小麦、米糠等原料由重庆希望饲料有限公司提供。 四、试验分组及设计 选用挑选体格健壮和规格整齐的鲤鱼鱼种,经1周暂养后,随机分养于12个处理组(36个养殖水族缸)中,每组分养25尾鱼,每组3个平行。4种饼粕在等氮等脂(蛋白33%、脂肪5.0%)条件下分别设计为22%和32%共2个配比,制成硬颗粒饲料;同时低配比(22%)的饲料进行了硬颗粒制粒和挤压膨化制粒2种加工处理,共配制成12种实用性试验饲料,在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国家级试验示范中心水产养殖系统试验。(备注:饲料原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经实测后进行配方设计,配制好的饲料又进行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测定。) 五、饲养管理 试验在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国家试验示范中心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养殖桶容积0.5m3,放养密度为30尾/箱。每日投料3次,即上午8:30,中午13:00,下午17:30点各投近饱食投喂1次。养殖水族缸配置微孔充氧设施,24小时开启,以保证鱼池中氧气充足。养殖期间水温20-28℃,溶氧7-9mg/L。预饲期:2013年6-7月,正式生长实验期:2013年8月-10月,共56天。 六、研究内容 1、4种饼粕2种配比以及2种加工工艺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4种饼粕2种配比以及2种加工工艺对鲤鱼体营养组成的影响。 3、4种饼粕2种配比以及2种加工工艺的鲤鱼饲料养殖鲤鱼的的饲料蛋白、饲料脂肪、饲料灰分的沉积效率。 4、4种饼粕2种配比以及2种加工工艺对鲤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5、4种饼粕2种配比以及2种加工工艺对鲤鱼肝脏抗氧化机能的影响。 七、测定指标 (一)生长性能指标 1、尾均摄食量(FI):总摄食量/尾数; 2、增重率(WG):100×(终末尾均重-初始尾均重)/初始尾均重; 3、饲料系数((FCR):摄食量/(终末尾均重-初始尾均重); (二)形体指标 1、内脏比:内脏总重/鱼体重。 2、肥满度:体重*100/体长3。 3、体长体高比:体长/体高。 (三)营养组分指标 饲料和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 (四)饲料中蛋白、脂肪和灰分的沉积率 蛋白质、脂肪或灰分沉积率(%)=100×(终末鱼体蛋白质、脂肪或灰分含量×终末鱼体重-初始鱼体蛋白质、脂肪或灰分含量×初始鱼体重)/(饲料蛋白质、脂肪或灰分含量×摄食量) (五)生理生化指标 1、肠道消化吸收能力指标:肠淀粉酶、肠脂肪酶、肠胰蛋白酶、肠钠钾ATP酶活性 2、肝脏抗氧化能力指标: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 八、数据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ducan多重比较。 九、项目进度安排 2013年6月-10月试验准备及试验进行。2013年10月中旬,完成生长实验,11、12月完成理化指标分析,12月下旬试验结果分析及报告总结。 十、研究结果 (一)4种饼粕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蛋白溶解度和抗营养因子 由上表可知:4种饼粕(普通棉粕GCM,高蛋白棉粕HCM,棉籽蛋白DCM,花生粕PM)的营养组成情况: 1、水分:普通棉粕水分接近12%,含量高于其他三种饼粕。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普通棉粕GCM>高蛋白棉粕HCM>花生粕PM>棉籽蛋白DCM。 2、粗蛋白:变化范围较大,39.96%-50.94%之间。棉籽蛋白DCM的蛋白含量最高,达到50.94%。 3、粗脂肪:棉籽蛋白DCM含量最高(1.93%)、其次普通棉粕GCM(1.22%)、再次为花生粕PM(0.66%)、最低为高蛋白棉粕HCM(0.41%)。 4、粗灰分:棉籽蛋白DCM和花生粕PM粗灰分达7%以上,含量高于普通棉粕GCM(5.53%)和高蛋白棉粕HCM(6.38%)。从小到大的顺序为:普通棉粕GCM<高蛋白棉粕HCM<花生粕PM<棉籽蛋白DCM。 5、蛋白溶解度:花生粕PM最高(76.2%)、其次普通棉粕GCM(68.03%)、再次为高蛋白棉粕HCM(59.22%)、棉籽蛋白DCM最低(47.25%)。 6、游离棉酚:高蛋白棉粕HCM最高(843.6mg/kg)、其次普通棉粕GCM(677mg/kg)、最低为棉籽蛋白DCM(397.3mg/kg)。 7、4种饼粕的组成特点: (1)普通棉粕:水分高、蛋白低、灰分低、蛋白溶解度高,游离棉酚含量较高。 (2)高蛋白棉粕:水分高、脂肪低、灰分低、蛋白溶解度较低,游离棉酚含量最高。 (3)棉籽蛋白:水分低、蛋白高、灰分高、蛋白溶解度最低,游离棉酚含量最低。 (4)花生粕:水分低、蛋白高、脂肪低、灰分高、蛋白溶解度最高。 4种饼粕赖氨酸含量差异较大,棉籽蛋白赖氨酸含量最高,达到2.13%,花生粕赖氨酸最低,为1.49%;17种氨基酸占蛋白的比例关系:棉籽蛋白和花生粕高于普通棉粕和高蛋白棉粕。 (二)4种饼粕2种加工工艺对鲤鱼养殖效果的影响 1、4种饼粕2种加工工艺对鲤鱼摄食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尾均摄食量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三种棉粕膨化加工后,鲤鱼摄食量均显著降低,而花生粕膨化加工后,鲤鱼摄食量显著增加。前三种棉粕分别下降17.9%、24%和39.2%;花生粕提高38.3%。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普通棉粕>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花生粕。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花生粕>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 增重率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三种棉粕膨化加工后,鲤鱼增重率均显著降低,而花生粕膨化加工后,鲤鱼增重率显著增加。前三种棉粕分别下降19.2%、25.5%和31%;花生粕提高20%。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棉籽蛋白>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花生粕。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花生粕>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 饲料系数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普通棉粕膨化后饲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棉粕和花生粕膨化后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但棉籽蛋白饲料膨化后(P>0.05),。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高蛋白棉粕>花生粕>普通棉粕>棉籽蛋白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普通棉粕>花生粕 生长性能小结(4种饼粕2种加工工艺)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三种棉粕膨化后的摄食和增重均比硬颗粒下降,但花生粕膨化后摄食和增重均增加,饲料转化效率除棉籽蛋白膨化后降低外,其余三种饼粕饲料转化效率均提高。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普通棉粕和棉籽蛋白适口性较好,摄食和增重均高于高蛋白棉粕和花生粕,但高蛋白棉粕和花生粕的饲料转化效率却高于普通棉粕和棉籽蛋白。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花生粕摄食量、增重率以及饲料转化均为最好,其他三种棉粕摄食量、增重率以及饲料转化普通棉粕最佳,其次为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最差。 2、4种饼粕2种加工工艺对鲤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体长体高比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普通棉粕和高蛋白棉粕膨化后体长体高比差异不显著(P>0.05),棉籽蛋白和花生粕膨化后体长体高比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4.6%和2.2%。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棉籽蛋白>花生粕、高蛋白棉粕>普通棉粕。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高蛋白棉粕>普通棉粕>花生粕>棉籽蛋白。 内脏指数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高蛋白棉粕膨化后内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普通棉粕、棉籽蛋白和花生粕膨化后内脏指数均显著增高,分别增加12%、2.8%和4.7%。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棉籽蛋白>花生粕>高蛋白棉粕>普通棉粕。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棉籽蛋白>普通棉粕>花生粕>高蛋白棉粕。 肥满度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普通棉粕膨化后肥满度显著降低(P<0.05),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和花生粕膨化后肥满度均显著增高。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棉籽蛋白>普通棉粕>花生粕>高蛋白棉粕。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棉籽蛋白、花生粕>高蛋白棉粕>普通棉粕。 形体小结(4种饼粕2种加工工艺)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普通棉粕体长变化不大,但内脏比增大,肚子变大;高蛋白棉粕体型变化不大,但肥满度增加;棉籽蛋白和花生粕体型均明显变胖,肚子变大,肥满度增加。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棉籽蛋白内脏比最大,肚子最大,高蛋白棉粕和花生粕体型和肥满度都差不多,普通棉粕内脏比最低。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普通棉粕、棉籽蛋白和花生粕的内脏比均显著高于高蛋白棉粕,而普通棉粕的肥满度最低。 3、4种饼粕2种加工工艺对鲤鱼全鱼营养组成的影响 全鱼水分含量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各组原料膨化后全鱼水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高蛋白棉粕最高,花生粕最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高蛋白棉粕最高,花生粕最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全鱼蛋白含量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各组原料膨化后全鱼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普通棉粕>花生粕>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普通棉粕>棉籽蛋白>花生粕>高蛋白棉粕。 全鱼脂肪含量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普通棉粕和高蛋白棉粕膨化后全鱼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棉籽蛋白显著增加,花生粕显著降低。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花生粕最高,普通棉粕最低,高蛋白棉粕和棉籽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花生粕最高,高蛋白棉粕最低,普通棉粕和高蛋白棉粕差异不显著(P>0.05%),棉籽蛋白和花生粕差异不显著。 全鱼灰分含量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各组原料膨化后全鱼灰分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普通棉粕>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花生粕。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高蛋白棉粕>普通棉粕>花生粕>棉籽蛋白。 全鱼体组成小结(4种饼粕2种加工工艺)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4种饼粕膨化后全鱼水分均有所增加,蛋白显著下降,脂肪变化不大,灰分均显著下降。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全鱼水分含量差异不大,蛋白含量普通棉粕最高,高蛋白棉粕含量最低,粗脂肪含量花生粕显著高于其他三种棉粕,灰分含量棉籽蛋白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全鱼水分含量差异不大,蛋白含量普通棉粕最高,高蛋白棉粕含量最低,粗脂肪含量棉籽蛋白和花生粕显著高于普通棉粕和高蛋白棉粕,灰分含量差异不大。 4、鲤鱼对2种加工工艺饲料的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的沉积率 饲料蛋白质沉积率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前三组棉粕膨化后蛋白沉积率均显著降低,而花生粕显著增高(P>0.05%)。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普通棉粕>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花生粕。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花生粕>普通棉粕>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 饲料脂肪沉积率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各组原料膨化后脂肪沉积率均显著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花生粕最高,其他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棉籽蛋白和花生粕高于普通棉粕和高蛋白棉粕。 饲料灰分沉积率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前三种棉粕膨化后灰分沉积率均降低,而花生粕显著增加(P<0.05%)。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普通棉粕最高,花生粕最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棉籽蛋白最低,其他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 饲料沉积率小结(4种饼粕2种加工工艺)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膨化后三种棉粕蛋白和灰分沉积率均有所下降,而花生粕均显著降低,脂肪沉积率4种饼粕均有所提高。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4种饼粕蛋白和脂肪沉积率差异不大,而灰分沉积率花生粕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棉粕。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高蛋白棉粕蛋白和脂肪沉积率均较低,棉籽蛋白灰分沉积率最低。 5、4种饼粕2种加工工艺对鲤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肠淀粉酶活性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各组原料膨化后淀粉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 肠脂肪酶活性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普通棉粕和花生粕膨化后肠脂肪酶活性显著增加,棉籽蛋白显著降低(P<0.05%),高蛋白棉粕差异不显著(P>0.05%)。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普通棉粕>棉籽蛋白>花生粕>高蛋白棉粕。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普通棉粕>花生粕>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 肠胰蛋白酶活性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除棉籽蛋白膨化后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外,其余各组均显著增加(P<0.05%)。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棉籽蛋白>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花生粕。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棉籽蛋白最低,其余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 肠钠钾ATP酶活性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普通棉粕膨化后肠钠钾ATP酶活性显著增加,高蛋白棉粕差异不显著(P>0.05%),棉籽蛋白和花生粕显著降低(P<0.05%)。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花生粕。 肠道消化酶活性小结(4种饼粕2种加工工艺) (1)同种原料硬颗粒与膨化相比:膨化后4种饼粕淀粉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有所提高(除棉籽蛋白外),钠钾ATP酶膨化后有所降低(除普通棉粕外) (2)22%配比的颗粒饲料:淀粉酶四组差异都不大,脂肪酶高蛋白棉粕最低,胰蛋白酶和钠钾ATP酶四组差异均不大。 (3)22%配比的膨化饲料:淀粉酶四组差异都不大,脂肪酶普通棉粕最高,高蛋白棉粕最低,胰蛋白酶棉籽蛋白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钠钾ATP酶普通棉粕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 6、4种饼粕2种加工工艺对鲤鱼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肝脏抗氧化能力小结 各组原料膨化后SOD活力均呈上升趋势,但前三组棉粕差异不显著,花生粕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即膨化后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提高,由棉酚含量图可知三种棉粕膨化后,游离棉酚含量均显著降低,这应该是抗氧化能力提高的原因所在。 两种加工工艺小结(4种饼粕2种加工工艺) 同在22%的配比条件下,4种饼粕膨化后,摄食量和增重降低,但饲料系数有所提高,肠道消化酶活力和肝脏抗氧化能力均有所提高,但由于膨化后鱼易产生饱食感,所以摄食降低,从而导致增重降低。 (三)4种饼粕2种配比对鲤鱼养殖效果的影响 1、4种饼粕2种配比对鲤鱼摄食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尾均摄食量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除普通棉粕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原料添加量增加后尾均摄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下降20.1%、22.5%和17.8%。 (2)低配比时:普通棉粕>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花生粕。 (3)高配比时:普通棉粕>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花生粕。 增重率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除普通棉粕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原料添加量增加后增重率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下降36.1%、19.4%和20.9%。 (2)低配比时:棉籽蛋白>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花生粕。 (3)高配比时:普通棉粕>棉籽蛋白>花生粕>高蛋白棉粕。 饲料系数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除普通棉粕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原料添加量增加后饲料系数均显著增加(P<0.05),分别增加17.5%、21.1%和5.9%。 (2)低配比时:高蛋白棉粕>花生粕>普通棉粕>棉籽蛋白。 (3)高配比时: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花生粕>普通棉粕。 生长性能小结(4种饼粕2种配比) (1)同种原料低配比与高配比相比:4种饼粕添加量加大后,摄食、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均显著降低。 (2)低配比颗粒料:普通棉粕和棉籽蛋白适口性较好,摄食、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高蛋白棉粕和花生粕。 (3)高配比颗粒料:普通棉粕摄食、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 2、4种饼粕2种配比对鲤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体长/体高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普通棉粕和棉籽蛋白添加量增加后体长体高比差异不显著,高蛋白棉粕和花生粕显著降低(P<0.05)。 (2)低配比时: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花生粕>普通棉粕。 (3)高配比时:棉籽蛋白>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花生粕 内脏比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前三种棉粕添加量增加后内脏比均增加,但只有高蛋白棉粕差异显著(P<0.05),而花生粕显著降低(P<0.05)。 (2)低配比时:棉籽蛋白>花生粕>高蛋白棉粕>普通棉粕。 (3)高配比时: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普通棉粕>花生粕。 肥满度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棉籽蛋白添加量增加后肥满度差异不显著(P>0.05),普通棉粕显著降低(P<0.05),高蛋白棉粕和花生粕显著增加(P<0.05)。 (2)低配比时:棉籽蛋白>普通棉粕>花生粕>高蛋白棉粕。 (3)高配比时:花生粕>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普通棉粕。 形体小结(4种饼粕2种配比) (1)同种原料低配比与高配比相比:4种饼粕添加量加大后,体长体高比均有所降低,内脏比除花生粕外均有所提高,肥满度高蛋白棉粕和花生粕显著提高。 (2)低配比颗粒料:普通棉粕的体长体高比和内脏比均最低,高蛋白棉粕和花生粕肥满度最低。 (3)高配比颗粒料:花生粕体长体高比和内脏比均最低,而肥满度却最高。 3、4种饼粕2种配比对鲤鱼全鱼营养组成的影响 水分 各组原料添加量增加后全鱼水分差异均不明显(P>0.05)。 粗蛋白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各组原料添加量增加后全鱼粗蛋白均呈下降趋势。 (2)低配比时:普通棉粕>花生粕>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 (3)高配比时:普通棉粕>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花生粕。 粗脂肪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高蛋白棉粕和棉籽蛋白添加量增加后全鱼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普通棉粕显著增加,花生粕显著降低。 (2)低配比时:花生粕>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普通棉粕。 (3)高配比时: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粗灰分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普通棉粕添加量增加后全鱼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棉粕和花生粕显著增加,棉籽蛋白显著降低(P<0.05)。 (2)低配比时:花生粕>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普通棉粕。 (3)高配比时:棉籽蛋白含量最低,其余三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 全鱼体组成小结(4种饼粕2种配比) (1)同种原料低配比与高配比相比:4种饼粕添加量加大后,全鱼水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粗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高蛋白棉粕和棉籽蛋白添加量增加后全鱼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普通棉粕显著增加,花生粕显著降低;普通棉粕添加量增加后全鱼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高蛋白棉粕和花生粕显著增加,棉籽蛋白显著降低。 (2)低配比颗粒料:高蛋白棉粕和棉籽蛋白全鱼体组成无显著差异,花生粕蛋白和脂肪含量较高,灰分低,而普通棉粕蛋白和灰分较高,脂肪含量低。 (3)高配比颗粒料:四组水分和脂肪均无显著差异,花生粕蛋白含量最低,棉籽蛋白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三组。 4、鲤鱼对2种配比饲料的蛋白、脂肪、灰分沉积率 蛋白沉积率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各组原料添加量增加后饲料蛋白沉积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 (2)低配比时:普通棉粕>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花生粕。 (3)高配比时:普通棉粕>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花生粕。 脂肪沉积率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各组原料添加量增加后饲料蛋白沉积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 (2)低配比时:花生粕最高,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 (3)高配比时: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灰分沉积率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普通棉粕和花生粕各添加量增加后饲料灰分沉积率呈上升趋势,高蛋白棉粕和棉籽蛋白呈下降趋势。 (2)低配比时: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花生粕。 (3)高配比时: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花生粕>棉籽蛋白。 饲料沉积率小结(4种饼粕2种配比) (1)同种原料低配比与高配比相比:4种饼粕添加量加大后,蛋白沉积率均有所下降,而脂肪和灰分沉积率差异均不显著。 (2)低配比颗粒料:花生粕蛋白和灰分沉积率最低,而脂肪沉积率最高,。 (3)高配比颗粒料:普通棉粕蛋白和灰分沉积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脂肪沉积率四组无显著差异。 5、4种饼粕2种配比对鲤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淀粉酶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除花生粕外其余三组棉粕添加量增加后肠道淀粉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2)低配比时: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 (3)高配比时:花生粕>棉籽蛋白>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 脂肪酶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各组原料添加量增加后肠道脂肪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2)低配比时:棉籽蛋白>普通棉粕>花生粕>高蛋白棉粕。 (3)高配比时:普通棉粕>花生粕>棉籽蛋白>高蛋白棉粕。 胰蛋白酶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各组原料添加量增加后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2)低配比时:棉籽蛋白>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花生粕。 (3)高配比时:普通棉粕>棉籽蛋白>花生粕>高蛋白棉粕。 钠钾ATP酶 (1)同种原料两种配比相比:各组原料添加量增加后肠道钠钾ATP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2)低配比时:各组差异不明显(P>0.05)。 (3)高配比时:普通棉粕>棉籽蛋白>花生粕>高蛋白棉粕。 肠道消化酶和钠钾ATP酶活性小结(4种饼粕2种配比) (1)同种原料低配比与高配比相比:4种饼粕添加量加大后,除花生粕淀粉酶活性增加外,其他各个酶活性均显著降低。 (2)低配比颗粒料:淀粉酶和钠钾ATP酶差异不显著,脂肪酶高蛋白棉粕组最低,胰蛋白酶棉籽蛋白组最高,其他三组差异不显著。 (3)高配比颗粒料:高蛋白棉粕组几种酶类的活性均最低,花生粕相对而言几种酶活性均较高。 6、4种饼粕2种配比对鲤鱼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肝脏抗氧化能力小结(4种饼粕2种配比) 各组原料添加量增加后SOD活力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MDA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即膨化后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降低,由棉酚含量图可知三种棉粕添加量加大后,游离棉酚含量均显著增加,这应该是抗氧化能力降低的原因所在。 4种饼粕2种配比总结 4种饼粕同在颗粒饲料加工工艺的情况下,配比由22%增加到32%,总体来说,鲤鱼的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力以及肝脏抗氧化能力均有所降低。 十一、研究总结 (一)4种饼粕的组成特点 1、普通棉粕:水分高、蛋白低、灰分低、蛋白溶解度高,游离棉酚含量较高。 2、高蛋白棉粕:水分高、脂肪低、灰分低、蛋白溶解度较低,游离棉酚含量最高。 3、棉籽蛋白:水分低、蛋白高、灰分高、蛋白溶解度最低,游离棉酚含量最低。 4、花生粕:水分低、蛋白高、脂肪低、灰分高、蛋白溶解度最高。 (二)相同配方的膨化和非膨化饲料比较 1、生长性能:三种棉粕产品(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和脱酚棉籽蛋白)膨化后的摄食和增重均比硬颗粒下降,其中棉籽蛋白膨化后下降的幅度最大;但花生粕膨化后摄食和增重均有所增加;三种棉粕产品饲料转化效率膨化后均提高,而棉籽蛋白饲料转化效率下降。这可能与棉籽蛋白的蛋白溶解度较低、赖氨酸含量高(2.13%),膨化过程发生美拉德反应有一定关系。 2、形体:普通棉粕膨化后体长体高比变化不大,但内脏比明显增大,即“肚子变大”;棉籽蛋白和花生粕膨化后体长体高比下降,体型变“粗短”,内脏比增大,即“肚子变大”,肥满度增加。高蛋白棉粕膨化后体型变化不大,但肥满度增加; 3、全鱼体组成:4种饼粕膨化后全鱼水分均有所增加,蛋白显著下降,灰分均显著下降。全鱼脂肪的变化在原料间有差异:普通棉粕和高蛋白棉粕膨化后变化不明显,棉籽蛋白膨化后增加脂肪,花生粕膨化后脂肪下降。 4、饲料营养物质沉积率:膨化后三种棉粕产品(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和脱酚棉籽蛋白)的蛋白和灰分沉积率均有所下降,而花生粕均显著增加;脂肪沉积率4种饼粕均有所提高,。 5、抗氧化能力和消化能力:4种饼粕膨化后肝脏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提高,尤其是游离棉酚含量最高的高蛋白棉粕提高的幅度最为明显;膨化后4种饼粕淀粉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除棉籽蛋白均有所降低外,其他三组均有所提高,钠钾ATP酶除普通棉粕有所增加外,其他三组均有所降低。 (三)同种原料:低配比和高配比的比较 1、生长性能:4种饼粕配比加大后,摄食、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均显著降低。 2、形体:4种饼粕配比增大后,体长体高比均有所降低,变得相对“粗短”;内脏比除花生粕外均有所提高,即“肚子相对变大”;肥满度在高蛋白棉粕和花生粕显著提高。 3、全鱼体组成:4种饼粕添加量加大后,全鱼水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粗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普通棉粕添加量增加后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普通棉粕添加量增加后全鱼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高蛋白棉粕和花生粕显著增加,棉籽蛋白显著降低。 4、饲料营养物质沉积率:4种饼粕添加量加大后,蛋白沉积率均有所下降,而脂肪和灰分沉积率差异均不显著。 5、抗氧化能力和消化能力:膨化后肝脏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降低,4种饼粕添加量加大后,除花生粕淀粉酶活性增加外,其他各个酶活性均显著降低。 (四)综合4种饼粕的营养组成,鲤鱼生长性能、体营养组成、饲料养分的沉积率,肠消化吸收能力和肝脏抗氧化能力多项指标,建议: 1、鲤鱼饲料中饼粕配比为22%,加工工艺为硬颗粒时,优先选择棉籽蛋白,其次为普通棉粕,然后是花生粕,最后为高蛋白棉粕。高蛋白棉粕生长性能差的原因与 2、鲤鱼饲料中饼粕配比为22%,加工工艺为膨化时,优先选择花生粕,其次为普通棉粕,然后是棉籽蛋白,最后为高蛋白棉粕,但需注意的是膨化料投喂易产生饱腹感,所以应少量多次投喂。 3、鲤鱼饲料中饼粕配比为32%,加工工艺为硬颗粒时,优先选择普通棉粕,其次为棉籽蛋白,然后是花生粕,最后为高蛋白棉粕。 (五)实际中生产中应用4种饼粕时,需结合原料价格的市场行情同时考虑。 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关键字】:棉粕 饲料 新希望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