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水产前沿》 孙华良 时过中秋,又到了一年大闸蟹上市的季节,近几年随着从业各方大量的宣传和推广,大闸蟹如今已成为国人尽知的餐桌美味,甚至到了说起来无不垂涎三尺的境地。大闸蟹既然是人间美味,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大闸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主要生长于长江下游水系的河湖之中,每到入冬时节纷纷游至崇明岛附近咸淡水交接水域繁衍后代。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2012年全国河蟹(包括所有品种)养殖总产量为71.4万吨,其中江苏河蟹(主要是大闸蟹)养殖产量为32.7万吨,占全国河蟹养殖产量的46%。全国范围内来看,大闸蟹养殖区域主要在长江中下游的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四省,其中江苏养殖产量占据绝对比重。 南、北两个主养区域 江苏大闸蟹养殖主要为池塘精养和湖水网箱养殖两种方式,据了解,目前江苏总体养殖面积已达300万亩左右。近些年,因生态环境问题,湖水网箱多被拆掉、面积大幅减少。但是相对其它水产养殖品种,大闸蟹养殖成本低、利润较高,所以近几年池塘精养规模发展很快,每年可能有5万亩以上的增长,2011年增长面积可能达10万亩以上。 目前江苏大闸蟹池塘精养面积估计在150万亩左右,分为南、北两个主要养殖区域:北面主养区以兴化为中心,兴化自身精养面积在40万亩左右,连同周围的海安、姜堰、泰州、高邮、宝应、建湖、盐都、大丰、以及洪泽湖周边在内,总共养殖面积在70万亩左右;南面主养区位高淳(固城湖)、金坛(长荡湖)、宜兴、溧阳、阳澄湖一线,共有60多万亩养殖面积,其中金坛25万亩左右(包括长荡湖和滆湖部分)、宜兴24万亩左右、高淳14万亩左右。久负盛名的阳澄湖养殖面积最高时有15万亩左右,前些年因保护生态,湖中围网大面积拆除,养殖面积骤减,目前大概仅有3万亩左右,年产阳澄湖大闸蟹量仅2000多吨。 各地上市时间不一 从上市时间上,江苏各地因养殖模式不同,大闸蟹的上市高峰时间也不同。兴化地区大闸蟹养殖由于放养密度较低、养殖技术高,全国上市最早,一般可在中秋节前10天左右开始上市。在兴化销售基本结束时高淳大闸蟹迎来上市高峰,高淳螃蟹销售接近尾声时,金坛(长荡湖)、宜兴周边地区大闸蟹才开始上市,最后上市的是苏北洪泽湖周边(主要养殖区域为泗洪临淮)的螃蟹,也就是春节期间消费的螃蟹,春节后市场上大闸蟹基本销售完毕。从各地上市时间看,大闸蟹市场目前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不像鱼类市场,上市时间很集中,当然这种状况也是各地不同的养殖模式所决定的。 兴化为主要交易市场 目前大闸蟹流通的网络电商模式已初步成型,并具有了一定规模,出现了不少年轻养殖户直接开网店销售的案例。但是传统批发零售型的水产品流通模式仍是大闸蟹交易的主流。 江苏大闸蟹主要的交易市场也因主养区域不同分为南、北两个,兴化安丰、永丰两镇的河蟹市场是北面河蟹的主要交易市场,也是全国最大的两个河蟹集散地,南面交易市场主要是常州和高淳,近几年高淳大闸蟹养殖模式紧跟兴化,走大规格路线。 兴化安丰镇大闸蟹交易市场是发展最早、交易量最大的市场,去年全年螃蟹交易量达2万多吨,平均每天批发量在200万斤左右,中秋节前最高峰时每天批发量可以达600万斤,主要的销售市场是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兴化永丰镇大闸蟹交易市场较安丰市场发展较晚,两镇相距仅8公里左右,大闸蟹养殖面积差不多,其中安丰5.4万亩左右、永丰5万亩左右。永丰市场交易高峰期时每天批发量也能达到200万斤左右。这两个市场在交易高峰时每天有700万斤的交易量,这样的交易量相当于5-6万亩蟹塘的产量,也就是说兴化所有养殖的螃蟹最快会在25天内全部卖完。 目前兴化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闸蟹集散地,无论是从养殖水平、销量都在全国最前面,甚至湖北、安徽一些螃蟹也从这里的两个交易市场卖出去。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为《水产前沿》,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字】:大闸蟹 江苏 水产前沿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