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日前,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洋环境电化学与传感器技术研究团队与海岸带微型生物生态与应用团队合作,研制了一种免标记、免固定化电位型传感器,用于海水致病菌的检测。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分析化学》。 海水中的致病菌包括来自生活污水、城市径流以及海岸沙滩流入的陆源性致病菌及自然海水中致病菌,不仅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而且会对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因此,发展快速、准确、高灵敏检测海水中主要致病菌的传感器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该检测系统以核酸适体作为识别分子,鱼精蛋白作为指示离子,避免了对核酸适体的标记和固定化,从而实现了对致病菌的快速、高效、低成本检测。海水高盐度能够降低核酸适体和靶致病菌的结合能力,并会干扰聚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响应。在实际样品分析中,研究人员采用了样品在线快速过滤法,有效消除海水基体效应,并通过致病菌富集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满足了实际海水检测的要求。 【关键字】:中科院 蛋白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