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蒋伟添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生意就是有进有出,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说的都是一回事。有时候,我觉得做生意,更像是在一条单行线的车道上行驶,不能转向,更不能慢下来-----单行车道无法转向,慢下来,后面狂奔而来的车辆,会把你压扁。世情如此。 看过很多经销商大火大紫,后趋于平淡。这是个平淡无比的生意规律,但当我听到我一个比较认识的朋友彻底退出市场后,仅有一栋房屋被厂家封存的消息,还是让我震惊了一下。这个朋友也曾经是风云人物,年销售饲料也接近千吨,虽说生意有起有落,但落到这种程度,还是让人唏嘘。原因也很简单,欠数太多,收不上,厂商收屋。 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意味着老一代经销商开始沦落,不管他们愿不愿意,老派的经营手法不但落后,而且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风险。我盘点了一下,我早期认识的经销商,近八成的人正在淡出,一些虽然还在经营,但生意与顶峰时比,不可同日而语,以前是纵横江湖,现在只能是苟活于乱世。 所有辉煌都始于2000年白虾养殖的高速发展。在2000年之前,国内的对虾养殖以斑节对虾为主,受到白斑病毒的折磨,此行业已经奄奄一息。南美白虾横空出世,不但刺激了养殖户,更刺激了大大小小的饲料厂,高额的利润与广阔的空间市场空间,让饲料厂得以疯狂扩张,竟争开始了。第一代饲料经销商在此背景下,几乎均是白手起家-----厂家支持太大了,只要开个铺面,只要拥有一定的客户群,饲料厂会无条件加以支持,由此,经销商得以壮大发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第一代经销商发家有赖于当时市场扩张,厂商的支持;败于也由此带来高风险经营模式-----厂商放数给经销商,经销商放数给养殖户,养殖技术风险一旦爆发,处在中间位置的经销商成为风险的最大的承担者:养殖户的钱收不上,但厂商的钱,得还。所有曾经风云一时的经销商无一不中枪,小经销商更是不在话下-----我见过一个小村的经销商,他只销售给自己的亲亲戚戚,即使如此,累积的欠款也有百万元之巨。此情此境,这些老派经销商,只有退出江湖,别无他法。 时代改变了,现在厂商渐渐开始现金流,销售终端开始下沉,服务开始以人山人海来支撑。所有老一代经销商都认识到,时间已经不属于自己了,人没变的话,变的就是自己的生意。唯一可以安慰人的是,大多数老一代经销商只淡出江湖,风光不再,但没有彻底地退出,多数的老牌经销商转为普通的养殖户,依然靠虾过生活。 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关键字】:经销商 厂商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