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扇贝去哪儿了?獐子岛8亿元扇贝绝收的狗血剧情已经延续了一周,期间舆论的质疑与公司的自辩交替进行,直到周四,证监会发言人也忍不住表态说正在进行核查。那么问题来了:证监会会派人下海“验尸”吗? 10月30日晚,总部位于大连长海县的上市公司獐子岛发布公告称,一股“冷水团”让公司在2011年播苗、预计今年收获的100多万亩虾夷扇贝绝收。一夜之间,一支农业绩优股由盈利转为巨亏8.12亿元。 研报署名研究员:不熟悉情况 由于事情太过戏剧,各种吐槽、各种质疑在公告发布后即不绝于耳。股吧中的最热的吐槽是要求“活要见贝,死要见尸”;而质疑则被一家私募两年前发表的一篇浑水式报告主导了方向。 这份2012年7月发表的报告称,在研究了财务报告、并进行了调研之后后,他们“有九成把握认为”,獐子岛将本来应该计入“其他应收款”的大股东占款计入到“存货”,导致存货畸高。也就是说,獐子岛的存货(主要是播下去的扇贝苗)是假的,而资金被大股东挪用了。 很难说两年前的这篇浑水式报告没有产生效果,当时獐子岛的股价还有23元多,此后一路跌至2013年7月的10元出头。当然,獐子岛的跌势是从2010年的高点开始的,2012年的报告发布只是在半山腰。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或者说已经忘了这个质疑。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此之前,各路券商一如既往地在发布关于獐子岛的研究报告,当然,都是买入或者持有评级。 事件发生之后,东方财富网找到了其中一位研究员,这位研究员居然说那篇以她名字署名的报告只是为某个项目所做的应景报告,她对獐子岛并不熟悉。 对这位研究员来说,獐子岛出事可能让其丢了一点面子,但对投资人来说,损失就是真金白银了。 很多机构预测獐子岛复牌后至少两个跌停,甚至5个跌停。有媒体算了一下,按照现有的最大杠杆水平,如果獐子岛真的是5个跌停,对融资客来说将是灭顶之灾。因为在5个跌停后,如果不追加保证金或者抵押物,就会被券商强行平仓。这意味着,复牌之后,一旦獐子岛连续跌停板超过5个,目前1.6亿元的融资买盘将血本无归。 值得一提的是,在停牌的一个星期内,獐子岛的融资余额已经减少了2000万元,应该是融资客归还了融资。 当然,损失最大的应该还是重仓獐子岛的机构,而最大的机构是社保基金,三个社保基金组合总共持有2500多万股獐子岛,以停牌前的价格15.46元计算,价值约3.9亿元。 天灾还是作假? 不管怎么说,獐子岛的故事让人们重新想起了两年前的质疑。随后的几天,媒体的报道基调都是围绕着獐子岛是否造假,是不是第二个蓝田股份。 很快,猛料来了——有人说獐子岛当年播下的不是苗,而是砂石。11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他们的专题报道组近日登临獐子岛,在獐子岛捕捞队的靠岸码头,有多位身着公司捕捞队统一服装的船员向记者透露,獐子岛公司对外宣称的所谓遭遇“冷水团”海域,当时公司2009年~2011年间底播苗种时存在大量掺杂沙子和瓦块的情况,而且虚报数量,致使到了今年的收获季没有扇贝可捕。 对此,獐子岛董秘孙福君在当天通过中国证券报发声:每年近千人参加的虾夷扇贝底播大会战是开放式大生产,不可能出现投苗掺沙子的情况。 面对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外界一个很自然的反应就是:查一下扇贝死尸不就完了? 但对于“死要见壳”的问题,公司董秘孙福君说这是不可能的:“扇贝目前的回捕率大约在10%-15%左右,每亩播5500枚的话大约只能收回550枚。大部门死亡的贝苗要么被冲走,要么被掩埋在海底,只有少量扇贝壳会捞上来。如果死壳都能大量捞回来的话,海底不早被刮坏了吗?” 针对獐子岛的辩解,经济参考报援引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增养殖领域的权威专家表示,虾夷扇贝死了,不可能连壳都没有了,采取“定点取样法”可以鉴定养殖区域到底有没有养殖虾夷扇贝,养殖了多少虾夷扇贝。 经济参考报同时引用大连海洋大学一位专家的话说:养殖的虾夷扇贝死了,壳还在,这是常识。獐子岛之所以这么说,只能理解为这是造假的托词,这种说法骗骗一般投资者可以,骗得了业外人士骗不了业内人士。如果养殖区域只有三亩五亩,贝类死了过几个月后,说贝壳没了也说得过去,上百万亩的养殖区域怎么可能? 对于獐子岛不利的消息还有一件,当时被獐子岛拉来证明自己遭灾难的中科院海洋所也开始撇清关系。 10月31日,獐子岛召开灾情说明会,同时发布的一份来自中科院海洋所的会议纪要,被认为是权威科研机构对此事件的定灾证明。 不过,11月5日,中科院海洋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我们当时只是一个会议纪要,也不是定灾证明,里面没有涉及到灾害,也没涉及到扇贝死亡。” 现在力挺獐子岛的似乎只剩下长海县当地政府了。獐子岛在11月5日公告称,收到了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批复,免收獐子岛深水底播受灾海域的海域使用金3500万元;并对此次已确认的灾害区域中2015年新转为常规的海域给予深水开发优惠政策 (即每年每亩10元). 虽然3500万元相较于8亿来说是杯水车薪,但是也有人质疑。知名财税专家马靖昊就表示,“在巨亏的原因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前,长海县政府急什么急?” 更有媒体称,今年7月20日,长海县政府官网曾刊文称,小长山乡虾夷扇贝的养殖进入收获期,预计年内产量同比去年增产三到四成。而长海县当地的水产批发商和水产养殖户也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听到有养殖户因冷水团受灾的信息。 “自查”“核查”还是“调查”? 面对种种质疑,监管部门也坐不住了。深交所5日给獐子岛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就事件进行自查,并要求相关机构出具核查意见。 和深交所要求“自查”相比,证监会6日的表态更进了一步。证监会发言人称,已对獐子岛进行“核查”。不过,这也意味着证监会并未就此事进行“调查”。 那么,问题来了,证监会会怎样“核查”呢?他们会不会派人下海“验尸”?我们拭目以待。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