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2014年11月20日大华农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小礼堂举行。本次会议主要探讨海洋生物产业的研究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会议图文直播请进入:http://www.fishfirst.cn/thread-33678-1-1.html)何建国现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寄生原虫和水生经济动物病害方面的研究。在虾类病害研究方面,发现多种病毒,并对这些病毒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方面的研究,为对虾养殖生产、提高产量效益做出了贡献。在本次研讨会中做《水产生态系统养殖-以对虾养殖容纳量为例》的报告。就水产养殖产业面临的问题、产业未来方向和对虾养殖容纳量三个方面进行介绍。(PPT报告全文请进入:http://www.fishfirst.cn/thread-33710-1-1.html) 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进入平台期,资源缺乏、养殖污染和环保压力大。水产品发展目标是水产品的安全供给、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要做到高效增效、资源制约、环境友好、节能减排。 环保指标、环境胁迫、密度胁迫和病害影响养殖容量。条件致病菌、有害理化因子和有毒藻类三类因子造成了肝胰腺坏死病。而这些的根本原因是养殖生态系统紊乱,生态系统抗应激能力差,不能有效调控条件致病菌和有毒藻类的发生及单位时间内养殖量超过了环境容纳量,有毒理化因子不能被消除。 对虾养殖过程中可分为早期生态系统、中期生态系统和晚期生态系统: 1. 早期生态系统(培水期和对虾大量摄食试料期,约30天):这阶段池塘营养盐缺乏,不足于时有益藻类和益生菌持续调控生态系统的功能,不足以抑制条件致病菌和有毒藻类的发生,这是早期发生HPNS的根本原因。 2. 中期生态系统(约养殖20天至70天),这阶段营养盐大量输入,容易产生老化的藻类和益生菌。 3. 晚期生态系统(约养殖70天以后):营养盐的输入大于有益藻类吸收和益生菌的转化能力。 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关键字】:对虾养殖 南美白对虾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