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广西对虾产业发展2014年学术年会圆满成功

2014-11-28 20:12| 发布者: syusuke| 查看: 19477| 评论: 1|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广西对虾产业发展2014年学术年会于11月27日隆重召开,广西对虾产业联盟主席、对虾产业分会会长韦锡健在年会前透露,今年的对虾年会召开的环境不同过去,2014年对虾养殖业疾病猖獗,EMS等病至今未能解决,广西沿海一带 ...
  
  
  文/图 郭赛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广西对虾养殖面积及需求量居全国第二位,近年来却由于工业、房地产业的影响,全区养殖面积已经出现小幅度缩减,目前约为31.2万亩,产量约22万吨,广西水产科学研究员副院长陈晓汉在年会上从市场和产业经济角度分析得,2014年从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各国进口的对虾原料约占一半以上,据此可以看出对虾产业经济前景广阔。
  
  广西对虾产业发展2014年学术年会于11月27日隆重召开,广西对虾产业联盟主席、对虾产业分会会长韦锡健在年会前透露,今年的对虾年会召开的环境不同过去,2014年对虾养殖业疾病猖獗,EMS等病至今未能解决,广西沿海一带又遭受两场台风的破坏,今年的养虾成功很难。韦锡健希望通过这次年会,能够做到行业年终总结和推动行业发展、拿出解决对策三大主要方面,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来推动对虾产业的发展。
  
  行业年终总结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员副院长 陈晓汉

  
  陈晓汉总结了2014年广西对虾产业的发展情况,目前全区已有规模育苗场166家,育苗水体13.93万m3,年产对虾苗85亿尾;连片开发、面积达1000亩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达15家;水产加工企业103家,年总加工能力33万吨。
  
  对虾养殖的高回报率吸引了众多社会流散资本的进入,特别是大量的浙江人,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浙江人在广西的对虾养殖的面积大约为10万亩,在广西养殖总面积的3成以上,他们的养殖规模主要10-100亩之间,养殖模式大部分为土塘,浙江人蜂拥进入广西对虾养殖市场,导致年租金由原来每亩300-500元上涨到2000-3000元。本地东家也看不清塘租的行情,只愿意短期出租虾塘,租期一般为3-5年,投资者惧怕投资收不回,不愿投入资金改造虾塘,这最终导致大规模的养殖基地难以形成。
  
  推动行业发展

广西对虾产业联盟主席、对虾产业分会会长 韦锡健

  
  韦锡健于会上对广西对虾产业联盟、对虾行业分会今年的主要工作做了回顾。他表示通过评比表彰2013年度广西北部湾十佳对虾苗种场来为行业树立标准,传递正能量。除去对苗种场的关注,虾协还通过以会代训,共举办5期培训班,培训人数370人来帮助养殖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和养殖积极性。
  
  拿出解决对策

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 肖珊

  
  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肖珊就广西对虾产业发展情况发表看法,他认为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及贸易形势变化,中国对虾销售开始由外销与内销并重,逐步转向以内销为主,而广西共有对虾育苗场148家,育苗总水体21.6万m3,“全区年产虾苗约200亿尾,数量上能满足全区30万亩虾塘养殖生产的需求,但正面临良种缺乏、优质虾苗繁育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境况。”肖珊建议扶持良种生产并加强苗种生产管理,应该制定一系列对良种生产的倾斜优惠政策,从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

高级工程师 庞德彬

  
  高级工程师庞德彬就困扰对虾养殖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做了分析,“我认为,对虾EMS根本就没有病原体!”庞德彬表示,2014年5月随着一场大雨及雨后十多天的持续高温,对虾EMS又以其凶狠而残暴的态势,继续肆虐对虾养殖业,而EMS难治的原因便在于世界各地专家都找不到其病原体,庞德彬建议通过少施肥来控制养殖水体蓝绿藻的生长;发现“倒藻”应该及时排污,加注新水;经常抽查对虾的吃食情况和巡视虾的活动情况来判断是否出现对虾EMS等。

         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关键字】:对虾产业年会  广西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淋雨听风 2014-12-27 22:05
学习学习!水产大好前程!

查看全部评论(1)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