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我家江水环湾处,江干多是渔人住。渔人终岁业鱼花,纳课输租设鱼步。桃花浪涌鱼花多,鲢鲩出水鳙随波。日暮渔人望电脚,江头兀坐歌渔歌。乘时置筐半浮水,鱼花入筐杓之起。满船归载月明中,沽酒临江浮蚁绿。清波日日流当门,桑麻掩映水云村。披图爱此好风景,人间何处桃花源。”这是清代著有《鱼苗经》一书的乡人胡调德《儒林乡鱼庄图拟虞道园渔村图诗》所咏的九江鱼花史诗,这首诗被编入广东高等学府“学海堂”的教材。 鱼花被誉为九江“三件宝”之一。九江人掌握了每年3至8月为鱼花装捞季节,并通过观察天象天气变化,确定鱼花何时而至。鱼花从江河装捞起来后,四大家鱼与其他杂鱼混在一起,需要分辨挑选,渔师傅掌握了鱼花在密集缺氧的状态下,各自忍耐缺氧状态的不同,而出现先后浮头的特点,独创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撇花”技术。 “九江人数鱼花最公道,准确率达90%。”昨日,九江镇举行第二届水产养殖传统技艺大赛,十多位参赛选手两两组队,在水池中数鱼花,斗快斗准斗唱得好听。 当日比赛中,只见两名参赛队员互相配合,将所有鱼苗都挪至长形渔网的一侧,然后用竹子将渔网分成六个部分,用碟把鱼苗分至6格。“这就是开测的过程,渔民凭经验将鱼苗开测,每次开测的数量都不一样。”九江传统养殖技艺传承人关振如介绍,第一次开测称为“大测”。参赛的第一组,“大测”开了六格,评委选择其中一格的鱼苗,让参赛队员继续开测。“二测”“三测”……直至参赛队员认为可以开始数测为止。“一个五,两个五,三个五……”选手一次捞起5尾鱼苗,口中念念有道,因为九江话发音有韵律,所以数测的时候,像是在唱歌。 “开测的次数和每次开测的格数是考验参赛选手的经验。”关振如表示,一般来说如果最后数出来的碗数越接近200碗,准确率越高。“选择哪一格继续开测是由顾客来选择的,所以对于买卖双方来说都很公平。”关振如介绍,以前买卖鱼花都是这样开测、数测的,因为鱼花一直都处在水中,几乎没有损伤鱼花,鱼花的存活率也高,准确率也达到90%左右。 九江水产协会会长陈杰明表示,“数鱼花”这项传统养殖技艺已经渐渐失传,举行比赛是希望更多当地人了解这项绝活。 资料来源:陈品良、珠江时报讯记者苏碟琴 通讯员熊丽 【关键字】:鱼花技术 哪家强 南海九江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