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水产频道 孙华良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11月30日,由澳华集团主办的第二届“澳华杯蟹王蟹后争霸赛”在江苏兴化市迎宾馆隆重举行,来自江苏、安徽、湖北、江西等地的300多位澳华经销商和养殖户参加了本次大赛。经澳华公司业务人员在兴化当地养殖户中层层筛选,12位养殖户的螃蟹进入最后评选环节,经现场称量评定,澳华养殖户吴有达养出的525g公蟹获得蟹王桂冠,养殖户潘祥雨凭借养出的345g母蟹卫冕蟹后(潘祥雨为去年蟹后获得者),两人现场分享了各自的螃蟹养殖技术经验,并分别获得了澳华集团1万元的现金鼓励。另外,大赛最后还举行了现场订料活动,据悉本次现场订料活动共收到经销商订料款280余万元,合计订料量达到了2万吨以上。 等待参加蟹王蟹后争霸赛最后评比的大闸蟹 现场参会人员围观蟹王蟹后并拍照 蟹王蟹后得主分别获得澳华集团现金奖励1万元 澳华集团水产技术总监邓登博士(左一)和澳华华东片区总裁周胜兵(右一)与蟹王吴有达(右二)和蟹后潘祥雨(左二)合影 蟹王蟹后被制作成为标本长久保存在澳华公司 澳华公司对举办“蟹王蟹后争霸赛”高度重视,目前是第一家举办此类比赛的饲料企业,集团董事长王平川亲自到场分享澳华的市场经营理念,还邀请了河蟹营养与养殖技术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成永旭教授分享大闸蟹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现场可谓精彩纷呈、惊喜连连! 董事长王平川:澳华近年为何给水产行业带来很多惊喜 在简单回顾了澳华的创业经历后,王平川谈起澳华在饲料竞争红海中的选择,澳华于1998年创办第一家公司——四会澳华,开始做畜禽饲料,但是随着畜禽饲料一条龙经营模式的发展,极大地缩小了畜禽饲料企业的发展空间,所以澳华于2003年起开始进入并着重发展水产饲料。 澳华集团王平川董事长分享澳华为何近几年总是不断给行业带来惊喜 澳华是水产行业的后来者,面对水产行业的先行者们,澳华的出路在什么地方,王平川经历了重要的选择,他认为,饲料行业就好比现在电商行业的买手,买手为消费者寻找并提供最好的产品,饲料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养殖户的利益,在为广大的养殖户做一个买手,饲料很难从表面上看出质量好坏,很多养殖户只能凭蛋白质的高低评判饲料的质量,但是这些是不科学的。澳华这个时候的选择是必须认真思考养殖户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为养殖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但这是建立在一小部分追求高品质、相对好利润养户的基础之上,澳华为他们提供的不仅是饲料,而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王平川强调,澳华饲料不仅在营养方面做文章,而且要解决水产养殖动物在亚健康或应激的状态下怎样生长,提高养殖成功率。澳华最重要的经营思路——差异化经营,不仅为饲料行业找到了出路,而且为养殖业找到了出路。澳华的差异化经营思路是增强动物免疫力,找到优质蛋白,提供保健饲料,从而提高养殖成功率,促进动物生长,增大上市规格,改变传统上市时间,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王平川董事长和高淳大闸蟹行业人士沈广龙合影 成永旭教授:河蟹产业要坚定全程颗粒饲料养殖 成永旭教授做报告 上海海洋大学成永旭教授现场主要交流了全程颗粒饲料下河蟹生态健康养殖及技术开发的问题,他认为目前国内河蟹产业发展良好,从种源、苗种生产、成蟹养殖(不同养殖模式,如稻田养蟹)、市场等环节产业链成熟。目前全国河蟹已经形成了50万吨产量、300亿产值的行业,其中 江苏占半壁江山。但是河蟹产业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如仍以传统养殖模式为主,多数是小生产经营方式,养殖管理具自发性随意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投饵不科学,用野杂鱼、玉米、小麦等单一饲料或投饵不足。营养不平衡,性早熟,污染环境。质量难以保障:野杂鱼。螺蛳。造成疾病。目前行业在呼吁立法禁用野杂鱼养殖。还有种质和成蟹品质(规格,口感等)等问题。 关于全程使用颗粒饲料和传统使用杂鱼养殖孰优孰劣的问题,成永旭教授在长期试验和实践过程中总结,他认为全程使用颗粒饲料水质良好、螃蟹规格整齐、养殖密度高、性早熟率低、营养均衡成蟹苗活率高;蟹种活力好,翌年第一次脱壳成活率高,管理规范简单,可标准化,提高河蟹抗逆性;口感上甜度好。用杂鱼养殖容易导致水质过肥,螃蟹规格不整齐,蟹苗、成蟹早熟率高,规格差异大等问题。 成老师认为,今后河蟹产业发展方向——坚定走完全饲料下的生态养殖模式,保障苗种质量和成蟹质量(标准),形成可复制到标准化高效养殖模式。市场方面要做到均衡上市,拓展市场,比如六月黄和育肥。在研究推广上,今后要把养殖模式、河蟹育肥技术、生长和育肥饲料的规范化生产和推广放在重要位置,从而提高养殖河蟹和育肥河蟹品质,提高肥满度和可食用部分的比例。 【关键字】:澳华 蟹王蟹后争霸赛 水产养殖 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