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海水鲆鲽鱼类基因资源发掘及种质创制技术建立与应用”项目,通过10年多来对鲆鲽类基因资源发掘和种质创制技术系统的深入研究,在全基因组精细图构建、重要性状分子标记和全雌种质创制等方面取得的多项原创性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该项目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鲽形目鱼类(半滑舌鳎)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构建了国内外密度最高的半滑舌鳎和牙鲆微卫星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发明了高雌苗种制种技术,将生理雌鱼比例提高了20%以上,解决了生理雌鱼比例过低的难题;发明了牙鲆高产抗病良种选育技术,创制出我国海水鱼类第一个高产抗病优良品种-鲆优1号牙鲆,生长提高30%左右、成活率提高20%以上。该项目创制的牙鲆“鲆优1号”和“北鲆1号”新品种以及高雌半滑舌鳎苗种在全国沿海省市推广后产生了69亿元的经济效益。 另外,作为参与完成单位获奖的共5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分别为中国海洋大学参与完成的“华北克拉通早元古代拼合与Columbia超大陆形成”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参与完成的“南海与邻近热带区域的海洋联系及动力机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分别为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饲料用酶技术体系创新及重点产品创制”,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等参与完成的“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青岛农业大学参与完成的“花生品质生理生态与标准化优质栽培技术体系”项目。 【关键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召开 青岛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