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简析印度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

2015-1-27 15:18|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34012| 评论: 5|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笔者于2014年11月2日至9日对印度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并将考察的收获整理后与读者分享,以便大家了解印度地区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概况。
  笔者于2014年11月2日至9日对印度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并将考察的收获整理后与读者分享,以便大家了解印度地区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概况。
  
  文/图 南京瑞碧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杨秀华 彭兵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笔者于2014年11月2日至9日对印度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主要是了解当地的育苗情况、养殖模式、市场需求以及气候与水、土状况等。
  
  因气候适宜,印度的对虾养殖主要分布于东海岸(西孟加拉湾),由北向南为对虾养殖最密集的区域。北部以加尔各答(与孟加拉接壤)为养殖中心,沿呼格利河入海口最为密集;向南以克塔克市为中心,默哈纳迪河两岸为另一养殖中心;沿东海再向南,另一养殖核心区是拉贾蒙德里,以戈达瓦里河及其入海口两岸养殖面积最大、养殖水平也较高;再向南是阿沃尼格达市和克里希纳河为养殖中心。东海岸的南部最大城市内洛尔及其蓬纳河和马德拉斯是近几年发展最迅速的养殖地区。
  
  一、印度南美白对虾养殖概况
  
  世界上养殖最多的对虾主要是斑节对虾和南美白对虾,商品名分别为黑虎虾和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北部太平洋沿岸水域,属广温、广盐性虾类。具有抗病能力强、营养需求低、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养殖效益高、肉质鲜美等特点,是世界三大优良虾种之一。
  

36g重的大虾

手掌大虾

  目前养殖的主要国家有中国、泰国、印尼,其次有越南等。印度也是一个产虾大国,虽然印度在过去一直禁止外来虾的养殖,但自2008年,印度解禁了对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开始进行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印度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体型一般比其他国家要大,规格普遍为30-40尾/公斤,然而印度南美白对虾的市场价格略低于国内价格,2011年4月首次上市交易时,30-40尾/公斤的南美白对虾价格为12.8美元/千克。
  
  2011-2012财年,印度水产品出口额3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其中虾类产品出口额占50%,为17.4亿美元。
  
  印度自2008年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以来,逐渐成为印度水产品主要出口产品。为确保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印度甘地水产养殖中心(RGCA)借助国家渔业发展委员会(NFDB)和农业部资金建立了新厂,用于检测南美白对虾卵化器。由此,每年可检测237600套卵化器,使南美白对虾产量和收益翻五番。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引进,印度虾养殖业的总产量从2008-2009财年的88000吨、价值3.48亿美元,增加至2011-2012财年的224500吨、价值达11.95亿美元。南美白对虾的产量从2009-2010财年的1730吨,增加至2011-2012财年的80717吨。两年内,南美白对虾产量从虾类产品总产量的1.6%激增至35.9%。尽管2012年同产业国家,如中国、泰国,面临恶劣天气或者疾病困扰,印度养殖者仍然在增加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量。
  
  二、印度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
  
  印度的南美白对虾每年可以养三批,养殖周期为90-100天,最常见的循环为5-8月、8-11月和11月-第二年2月。每年3-4月为印度最热季节,气温高达40-43℃,因此这两个月内少有对虾的养殖。养殖户通常也会利用这两个月进行清塘。通常是排干塘水,日光曝晒、翻整,然后再进行曝晒。经过近二个月的清塘,有害生物及病菌基本可以被杀灭。
  
  1、苗种
  
  在印度,苗种只有一种,那就是南美白对虾SPF苗,苗价5000卢比/万尾(人民币约510元/万尾),价格远高于国内一代苗种价格。
  
  2、放养密度
  
  印度南美白对虾的一般放养密度为45尾/m2,约为30000尾/亩,低于国内的外塘养殖。国内大棚一代苗密度基本上在45000尾/亩,外塘基本上放70000尾/亩,但国内外塘还是以普苗为主。
  
  3、上市规格
  
  印度南美白对虾的上市规格多为40头/公斤,养殖周期约95-115天。几乎全部出口到美国。
  
  4、增氧机设置
  
  在印度,大部分虾农用的增氧机还是水车式增氧机,一般一个标准的虾塘面积为1.5英亩(约合9亩),配备10台增氧机,而且增氧机是顺时针同方向排布,这样虾塘中的水体就按照增氧机旋转方向循环起来,以增加水体溶氧。
  
  5、饵料系数
  
  在印度,一般1英亩的虾塘用饲料3000kg,即500公斤/亩,产量一般在780-900斤左右,饵料系数大概在1.11-1.28.
  
  6、水质和底质管理
  
  (1)定期改底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土,这是对虾养殖工作者的共识。以改良底质为中心的水质管理,是印度养虾最关键技术之一。水质的变化往往由底质恶化引起,底质的恶化也会引起虾病的发生。定期使用底改类产品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水质稳定,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的积累,预防“偷死”的发生。

已经翻耕过的虾塘  

  (2)定期解毒
  
  如果水体中的有毒物质得不到释放,积累在水中,对虾的鳃和肝脏伤害极大,笔者建议每隔10-15天进行定期解毒。

左为南美白对虾水肿病

  
  (3)定期培菌和补肥
  
  不间断充氧,保证溶解氧5mg/L以上,严防对虾缺氧浮头。
  
  (4)注意事项
  
  不可过量换水,以免引起应激;不可过量使用好氧的微生物制剂,如有需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原则上不使用刺激大的水体消毒剂。
  
  7、虾病综合预防
  
  虾病是目前制约养虾成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病毒性疾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常造成整池、整场,甚至整个地区的对虾死亡,危害十分严重。在印度,白斑病仍然是困扰虾农的一个重要病毒病。据了解,今年白斑病横扫Rajahmundry区域, 90%以上区域发病,虾农养殖到80多天时不得不在小规格时急售。
  
  白斑病一旦发病难以治疗,所以应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把防病工作贯彻于养虾的始终。防病的关键是使用无病原虾苗,并建立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条件,保证营养需要,减少环境压力,避免应激反应,以养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病毒病的控制上,印度虾农走在我们的前面,基本上用一些刺激性小的消毒剂(PHMB),控制水体中的病菌数量,投喂时拌饲 “益百特”基因抗病毒免疫增强剂(英文名:Yebaton),可有效控制病毒病。现在虾农大多养到115天,规格为20尾/公斤时才开始出售。
  
  在印度,水肿病也是白对虾常见的一种疾病。因为雨水较多,导致盐度降低,继而由细菌和弧菌感染,引起水肿。此病在大虾较为常见。对于这种病,当地一般利用水体消毒和内服一些常见的保肝和丝兰提取物来预防治疗。
  
  三、思考与建议
  
  印度这几年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上走在世界前列。养虾不是靠一种投入品、一代好苗就能养殖成功,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好的养殖观念、合适的养殖模式,更需要虾农对整个养虾环节的细节把握,清塘、虾苗选择、幼苗用水处理、增氧设施、放苗前水质调节和处理、饲养管理、水质调控、底质改良、疾病预防的每个细节都应认真对待。

       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关键字】:南美白对虾  水产养殖  模式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4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雨滴 2015-5-4 15:18
是啊 希望国内养虾朋友可以跟印度朋友学习交流!在疾病预防和水质调控方面,印度虾农确实走在我们前面!
引用 Aimer 2015-2-5 11:22
9亩十个增氧机,每个水车的功率是多少的??谢谢
引用 雨滴 2015-2-1 16:48
在养虾方面,印度人还是理念超于国人。其实印度国内对虾消费量不是很大,主要是用于出口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
引用 蛭弧君 2015-1-28 19:00
谢谢分享!没有点真功夫,真不敢养这么大的虾,向印度同行学习!
引用 Wushoulin 2015-1-27 21:01
印度的养虾的模式对池水和底层土质的重要性是理智的,对防病与应激也比较重视,分享了,谢谢!

查看全部评论(5)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