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中国水产营养与饲料三十年十大奠基人物”投票开启!

2015-2-11 15:01| 发布者: 水宝宝| 查看: 72995|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寻找中国水产营养与饲料业的种树人!由中国水产频道联合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中国水产营养与饲料三十年十大奠基人物”评选活动已于上周截止报名及推荐。历时一个多月的自荐或网友、专家推荐,共有50余位 ...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寻找中国水产营养与饲料业的种树人!
  
  由中国水产频道联合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中国水产营养与饲料三十年十大奠基人物”评选活动已于上周截止报名及推荐。历时一个多月的自荐或网友、专家推荐,共有50余位学者及企业家参评,经组委会及评委团的认真研究及多方征询,最终筛选出李爱杰等16位在中国水产营养与饲料早期有突出贡献的学者与行业精英入围候选名单。
  
  据组委会介绍,即日(2月11日)起到2月25日,广大网友可通过网页投票支持您喜爱的候选人,评委团则会依据网络投票及初选名单情况,最终确定十位入选名单。(投票链接地址
  
  
  据悉,主办方特意为踊跃参与投票的网友准备了丰厚的奖品,凡是参与投票的用户有机会获得《鱼类营养与饲料配制》、2015年《水产前沿》全年杂志、《中国现代饲料工程学》等丰厚大奖。
  
  入围“中国水产营养与饲料三十年十大奠基人物” 候选名单(按姓氏拼音先后排名):
  
  崔奕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开创了国内鱼类能量学研究,为鱼类能量学和营养饲料学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作出突出贡献;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以世界级的学科研究和科学家精神,带动了中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的发展;先后组织和参与组织了鱼类营养与生长高级国际研讨会、第3届世界鱼类华人鱼虾营养与饲料学术研讨会和第3届世界渔业大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科技合作,提高了中国在环球的学术地位。(更多内容请点击)
  
  侯文璞: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退休老专家,始终奋斗在科研工作第一线,长期从事水产品加工和对虾营养与对虾配合饵料的研究。先后主持海产动物油脂资源开发利用、中国对虾的配合饵料和对虾配合饵料营养与指标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重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报告60余篇,译著一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六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为我国水产事业的发展和黄海所的发展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1957年获青岛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曾当选第六届山东省政协委员,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更多内容请点击)

  胡荣钊:
  
  1958年毕业于广东水产学校养殖专业,1989年开始承担广东冠华饲料实业有限公司水产饲料开发的技术工作。胡荣钊是早期水产饲料的灵魂工程师,主动承担了“虾、鳗鲡及优质鱼类饲料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开发出了“冠华牌”对虾配合饲料、成鳗饲料、甲鱼饲料、草鱼配合饲料,解决了当时进口料价格贵、供货不连续、新鲜度难以保证的难题,为中国水产饲料与营养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他获得由顺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一等奖证书,佛山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佛山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作为技术负责人研制的“冠华牌成鳗饲料”被评为农业部优质产品;1993年,主持承担的“鳗鲡优质饲料产品的开发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星火奖四等奖等。(更多内容请点击)

  李爱杰: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培训了1500多名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领域的杰出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研讨会的发起人之一,为水产行业提供一个传递国内外著名鱼虾类营养学专家们思想精华的盛大平台;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学研究的奠基人,建立了中国对虾营养需求和营养生理学的理论基础;研发成果先后转让给16家企业,创造价值超过100亿元;开创中国海水鱼虾营养研究,填补了中国虾营养研究的空白。(更多内容请点击)

  林鼎:
  
  中山大学教授,一生致力于鱼类学、鱼类养殖学和鱼类营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草鱼的营养和饲料开发。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的发起人之一,为水产行业提供一个传递国内外著名鱼虾类营养学专家们思想精华的盛大平台;中国水产动物营养学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水产动物营养学科的发展;中国水产饲料产业奠基人之一,把中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与产业发展推向了世界水平;最早开展鱼类营养研究的实验室,为鱼类研究科学实践开创新局面。(更多内容请点击)

  刘茂生(台湾):
  
  曾任职台湾统一企业水产部研究员,1975年率先成功开发〝世界第一粒〞的〝虱目鱼人工配合饲料〞,彻底的改变了台湾300多年来传统的虱目鱼养殖模式。他耗费五年的时间,在1976年成功地开发了堪称是 “世界首创”的草虾人工饲料,及使用人工饲料的草虾养殖饲养管理技术。由于人工饲料的普及使用,促使台湾的养殖草虾全年生产量从原先的数千吨,在短短五年内,急速扩增到十万吨。(更多内容请点击)

  刘功华:
  
  1985-1998年任顺德龙江渔用颗粒饲料厂厂长、总经理一职。1988年,他率先带领顺德龙江渔用颗粒饲料厂重点研制开发了 “锦屏牌”草鱼配合颗粒饲料,从而改变了单一精饲喂养鱼类的传统;为了使农民接受新事物,刘功华建立了一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推广队伍,常年在乡村坚持由点到面进行应用水产饲料科学养殖的宣传推广工作,自1988年试验成功以来已经成功推广到三个省三十多个县市地区应用,使广大农民从怀疑、试用到乐于接受使用鱼配合饲料,并在实践中尝到了增加塘鱼产量的甜头。刘功华的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广东省乃至全国水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并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更多内容请点击)

  冷永智:
  
  曾经担任四川省水产学校老师、教务副校长,前通威水产研究所所长,1994年开始进行水产动物营养研究,1995年起进入通威,负责水产技术研发工作,任通威水产研究所所长至2007年病退。
  
  在任通威水产研究所所长期间,建立起国际国内领先的应用型水产动物营养饲料的准工业化科学试验研究流程和方法;根据生产养殖试验结果,用数学模型推导出有效磷的最适需求量;在国内乃至于全球第一次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起应用于生产实际的水产营养与饲料的原料模型,蛋白质模型和氨基酸模型,实现了水产动物营养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飞跃,并成功地应用于渔用饲料的配方设计;对原料、蛋白质、氨基酸模型研究结果也导致了通威在全国率先在水产饲料中大规模应用菜粕、棉粕等原料;解决了淡水鱼的游离氨基酸的添加条件和鱼粉的替代物问题,并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更多内容请点击)

  荣长宽:
  
  天津农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水产海、淡水的养殖及水产营养与饲料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对对虾养殖具有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北方地区对虾养殖与饲料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共撰写论文30余篇,分别发表在《水产学报》、《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水产科技情报》、《科学养鱼》、《水库渔业》等不同的学术刊物上,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更多内容请点击
  
  石文雷:
  
  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研究中心退休老专家,是我国渔用配合颗粒饲料的创始人之一。几十年来一直从事鱼类营养与饲料配方的研究工作。在他带领下,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鱼类营养与饲料研究组和第一个渔用颗粒饲料加工车组。尔后成立了鱼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七十年代初,主持了农林部“淡水养殖饲料研究”课题和“颗粒饲料养鱼”示范推广项目。1978年获得湖北省科学大会奖。并参加全国农、林、牧、渔、科技成果展览。获得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多次,发表了研究论文30余篇。是我国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老一界的学科带头人之一。(更多内容请点击)
  
  王道尊:
  
  上海海洋大学鱼类营养饲料学教授,为华东地区的水产饲料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青鱼营养领域中具有重大发现,对中国青鱼的营养养殖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主持编纂《渔用饲料实用手册》,对饲料行业具有向导作用;参与编写《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学》,成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通用教材。(更多内容请点击)
  
  王渊源:
  
  集美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较早从事水产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开发工作者之一,在水产饲料基础理论的鱼虾营养研究方面卓有成绩,论著颇丰,在开发水产饲料方面身体力行,谙悉各种配合饲料和添加剂的配方技术与加工工艺,尤其是海水鱼膨化饲料的开发在福建省独树一帜,为促进我国海水鱼配合饲料产业化的发展作了积极的贡献。(更多内容请点击)

  萧锡延(台湾):
  
  台湾静宜大学食品营养系讲座教授、国立台湾大学食品科学系讲座教授暨终身特聘教授、教育部终身国家讲座教授。以草虾、吴郭鱼及石斑魚的營養研究知名於世界,在鱼虾營養領域建立国际声誉与实力,出色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国际间的权威代表人物;持续担任国内外权威学术会议的委员、理事,在国际水产学术界具有杰出表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水产学术地位;长期担任国内外著名期刊主编,熟悉掌握国内外水产行业趋势,引领国际水产行业走向。(更多内容请点击)
  
  杨国华: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退休老专家,他长期致力于水产饲料与营养,特别是在青鱼营养与饲料领域中尤为重要,著有《青鱼饲料最适能量蛋白比的研究》《利用配合饲料饲养青鱼的研究》等;在实业领域中,他指导华东地区饲料企业生产出第一颗水产饲料,退休了也带着年迈的身体在生产第一线指导。他带领专家组参照国内外重要科研成果和文献资料研制而成鱼用复合维生素预混料、水产饲料添加剂,该产品技术属国家级水产饲料科学研究的重要攻关项目的科技成果。(更多内容请点击)
  
  叶良菊:
  
  福州海马饲料有限公司创业人之一,中国特种水产配合饲料奠基人之一。海马水产饲料的质量和产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居国内领先地位。他率先建立的水产饲料技术服务网得到了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首先引进台湾技术,成功开发出对虾配合饲料,完全替代用鲜杂鱼投喂对虾,彻底改变了中国对虾的养殖模式,促进了对虾产业大发展;率先在国内开发出鳗鲡白仔配合饲料,替代国外价格高昂的产品,实现白仔鳗配合饲料国产化,大大降低了鳗鲡的养殖成本。(更多内容请点击)

  雍文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池塘和湖泊养殖鱼类营养与饲料研究,奋斗在第一线,在淡水鱼营养与饲料领域的贡献杰出;他主持攻克多个饲料配方难题,参与完成的《草鱼主要营养和饲料配方研究》获农业部 1986 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加翻译《水产药详解》、《水产饵料生物学》、《鱼类遗传与育种》等书籍。(更多内容请点击)

       【关键字】:水产网 中国水产营养与饲料三十年 奠基人 李爱杰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