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据霞浦海参协会介绍,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研究所、山东省青岛瑞滋海珍品有限公司、霞浦县利丰达水产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高抗1号”刺参苗种福建南移项目通过验收。3月18日,来自厦门集美大学、闽东水产研究所、霞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专家组成了专家验收组。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主持项目验收会,霞浦县政府副县长王斌参加了验收会。 近年来,素有“南方海参之都”、“中国海参第一县”之称的霞浦,养殖规模迅猛发展,2014年产量达2万多吨,占全国海参总产量的10%。霞浦拥有适宜海参生长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北方海参进入休眠期时,霞浦的海参正处于快速生长期。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高抗1号”能满足霞浦区域对于耐高温、抗逆性强、生长快品种的需求。该项目验收,对霞浦海参产业化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该项目于2013年启动,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研究所组成科技攻关团队。海参父本选自日本亲参,母本选自青岛胶南本地亲参。经9年选育,培养出耐高温、抗逆强、长势好的F3代优良品种,并取得了多项的成果。在海参的耐高温、刺型、增重率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以下是“高抗1号”的生长性状: 1. 成活高:项目组于2014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在霞浦县海参协会9家会员单位养殖企业推广“高抗1号”刺参苗种4.01万kg,养殖面积21.9亩,养殖规模达到4.11万笼。运输过程的统计结果表明,“高抗1号”刺参苗种的排脏率比对照苗种—大连及河北苗种约低3%。 2. 增重明显:专家组对3家企业的养殖刺参进行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在为期108天(2014年11月29日-2015年3月18日)的养殖周期内,“高抗1号”刺参苗种养殖增重率分别为324.53%、263.32%、268.37%,平均增重率为285.41%;对照苗种(大连苗及河北苗)的养殖增重率分别为232.37%和223.44%,平均增重率为227.90%;在相同养殖时间内,其平均增重率比对照组高出57.51%。现场测试中,“高抗1号”可以比对照苗种(大连及河北苗)多生长15-20天,在大连、河北苗都出现缩水时,仍然可以增重。 3. 品相好: 专家组现场观察的“高抗1号”养殖成参状态良好,刺型好看,规格均匀,未见化皮个体,、抗应激能力强等优点。 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谢谢合作。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