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休渔期将近 小黄花鱼成稀罕物价格逐渐上涨

2015-5-9 09:43|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5574| 评论: 0|来自: 央广网

摘要: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霍建龙,是江苏省凌家塘农副产品市场的一位经销商。他的摊位虽然不大,但生意却好得很,一年光小黄花鱼就卖出几十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野生小黄鱼上货量不大,再加上市场需求旺盛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霍建龙,是江苏省凌家塘农副产品市场的一位经销商。他的摊位虽然不大,但生意却好得很,一年光小黄花鱼就卖出几十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野生小黄鱼上货量不大,再加上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每斤比去年上涨1到2块钱。
  
  霍建龙:渔民捕捞以后,在冷冻厂冻好,我们再去冷冻厂买,再过来去市场上销售。基本上今年的行情和去年比起来的话,差3000块、4000块一吨吧,大概1块到两块钱一斤。因为今年产量比较少,市场需求量比较大,所以价格就高。
  
  随着天气转热,各地鲜鱼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上涨较为明显的是新鲜海捕小黄花鱼的价格。据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新鲜小黄花鱼价格在18—20元/斤,个头稍大一点的每公斤价格高达30元,均创下了近年同期的一个较高价位。而在主销区浙江,小黄花的的价格则稍微低些。
  
  中国水产城副总经理季海东:现在小黄鱼的价格我们这边出货的话大概在7到8块左右一斤,拿到市场上差不多要15到20块之间,这个看鲜度的,很新鲜的可能要20块,鲜冻的不好的话可能十来块钱。
  
  具体是什么原因让现阶段小黄花鱼的市场价格如此“高调”呢?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分析师徐春晖认为,近海无鱼可捕、渔业捕捞成本普遍升高以及海鲜市场需求增加都是小黄鱼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徐春晖:一是无节制的过度捕捞,使近海的渔业资源接近枯竭,现在可以说是近海无鱼可捕;二是由于燃油费、人工费的上涨渔业捕捞成本普遍升高,许多中小渔船为了减少亏损不得不选择“歇业”,少数大型的捕捞船只仍在归途中;三是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各大宾馆、酒店采购量也是随之增加。
  
  根据我国《渔业法》规定,每年下半年我国各大海域有三个月左右的休渔期,以保护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并保证鱼类资源得以不断恢复和发展。进入五月,休渔期日益临近,渔民的日常捕捞行动需要调整,那么小黄鱼的市场价格会不会随之波动呢?
  
  中国水产城副总经理季海东:全国统一的禁渔期是6月份到9月份,5月份期间已经有些大的船规定不允许再捕了。本身差不多大半年捕捞下来,海里的鱼的资源实际上都差不多了,再出去捕也捕不到什么鱼了。这段时间主要新鲜的就没有了,都是冻品,冻品比现在的价格可能略微有点提高,基本上是持平,会一直持续到九月份就是开渔的时候。
  
  野生小黄花鱼和许多海鲜类产品一样,捕捞量的多少对它的价格影响很大,而每年难以预估的捕捞量也使得小黄花鱼的价格难以捉摸。那么渔民应该如何做才能够更好的抓住这条“颇不安分的小鱼”呢?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分析师徐春晖建议渔民抓住最后出海时机来应对小黄花鱼的紧俏行情,而从长远来看,渔民们要积极创新,探求新的发展方式。
  
  徐春晖:在此也建议有出海条件的渔民,还是趁着眼下鲜鱼市场货紧价扬的行情眼扬帆出海,毕竟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鲜鱼市场,比如小黄花鱼、本地鲅鱼价格极有可能出现上涨;而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衰减,部分地区的渔民们也开始寻求新的生活方式,从打渔转向旅游度假,“渔家乐”成为部分地区渔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产物。
  
  除了科学捕捞外,中国水产城副总经理季海东认为,探索更适合的营销模式也是渔民提高小黄花经营效益的重要环节。
  
  季海东:我觉得在营销这块还是要探索电商化的经营,探索电子商务经营的理念和模式,在第一时间以最新鲜的东西用最高的价格把它卖出去,这样我们渔民才可能会赚得更多一点。还是要提高冷藏的技术,还有一个粗放式的经营上还是要进行细化,要进行一些粗加工,深加工,比如说对它进行简单的分类,统一规格以后,它的价格可能会卖得更高。

  【关键字】:小黄鱼 价格 水产养殖网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