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第七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正式落下帷幕

2015-5-29 08:22| 发布者: syusuke| 查看: 9660|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从长远来看,对虾的养殖产量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主要由于对虾市场供小于求、养殖户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变化加快了行业规模化标准化进程、养殖模式不断创新优化、政府的土地流转政策落实等。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市场供需形势、对虾育种和养殖新技术、疾病防控新手段、产品加工新理念等众多方面展近两天的头脑风暴。5月28日,借着该论坛研讨会结束之际,再看最后那些精彩亮点!
  
  对虾出口产品新发展
  
  2013年我国虾类总产量173.47万吨,加工对虾产量为47.97万吨。对虾产品种类繁多,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重要品种。而对虾新鲜品质保证是作为水产品出口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多酚氧化酶(PPO)是对虾储藏上所要注意的,可自发聚合形成高分子量化合物。是引起虾体发黑的主因。”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曹敏杰教授提到,现虾体头部提取PPO的纯化技术以及PPO基本酶学性质研究、天然性PPO抑制物质研究三方面都得到较显著的成果,并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例如医药制品、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
  
  另外,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暨全国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联珠提到,现冻虾质量问题在净含量不足、食品添加剂滥用 、碱溶液过量等多方面原因,为规范冻虾市场,与国际标准接轨。另外,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院朱文嘉补充冻裹面包屑虾方面的标准解读,为了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冻裹面包屑的虾生产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开展产业调研,收集CAC国际标准和主要贸易国的相关标准以及样品监测分析,广泛向国内28单位发出征求意见函,其中28家回函,8家单位提出28条修改意见。
  
  病害防治需整体打造技术体系
  
  “从养殖者的描述,从1992年至2013年间,从比较常见白斑、红体、偷死病害到最近几年新出现的跳跳死、白便以及生长缓慢,中国对虾病害随时间发展呈现新的状况,依旧是对虾产业关注的命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任黄倢中国对虾病害爆发历程提到,2009年3月至9月抽取大陆11沿海省市自治区70个采样点,包括400份样品、5种虾类,观测得到白斑、红体、偷死发生案例,但未观察到早死病害,而最早的偷死病记录在2002年华南多地,最早的早死病记录则在2010年6月广西地区。针对我国近年危害显著的对虾疾病,会上分析多种病害致病原理,以及从分子层面上病理解剖。
  
  “为了降低病原引入、传播和扩散风险,在设备和管理上需要引入生物安保计划”黄倢引入新的病害防治理念。生物安保计划意在打造全面性控制体系,包括生物风险评估、疫病监测、生物风险管理、打造可追溯体系等多方面功能。
  
  冷冻海鲜品包装至关重要
  
  据统计,每年因为包装受损这一问题,导致的全球水产市场高达1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这一问题也是北美市场拒绝进口冷冻海鲜产品的5大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海鲜冻品的包装对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影响之大。此外,产品包装既能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同时也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决策。调查显示,全球90%的受访消费者认为包装在确保产品安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美国有87%的受访者这样认为,而在中国受近年来频繁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一比例高达95%。由于海鲜冻品的生产过程经历养殖捕捞、装车运输、空运海运、码头、零售商一直到家用冰柜如此冗长的一条供应链,因此受到“冻融循环”问题的影响,冰冻海鲜产品包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海鲜冻品的包装问题,美国美德维实伟克公司代表付静远向与会嘉宾展望了未来冷冻海产品包装的发展趋势,其报告集中关注以下两点。
  
  如何选择包装材料?
  
  据调查,全球消费者对海鲜冻品包装的满意度为10%左右,美国这一比例为17%,中国则为7%。如何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外观设计,对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极其重要。因此厂家在包装冰冻海产品时,应在符合食品安全法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材料,使其可用于苛刻的环境如耐低温(零下18度左右),抗冻融循环以及抗破损能力佳。此外,要使商品在陈列时货架视觉效果冲击力强,外观令消费者满意等。
  
  如何控制包装成本?
  
  在选择好包装材料之后,包装成本也是厂商较为关切的问题。他指出,提高包装效率,物尽其用是降低成本的可行办法。同时他强调,在包装时含有的隐藏成本诸如包装破损损失、物流环节的成本也是影响成本总和的一个原因,所以使用成本本身稍贵一点的材料反而会降低隐藏成本带来的经济损失,之后他以美国美德维实伟克公司使用轻型纸箱包装的经典案例证明了其观点。
  
  对虾饲料行业将升级到产业链竞争
  
  目前,中国的对虾养殖业面临养殖环境恶化、种苗质量良莠不齐、病害频繁爆发等问题,如何处理好环境、种苗、病害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虾农的心头病。不得不说,对虾产业命途多舛,2002年到2003年之间,“桃拉病”爆发;2008年到2009年,急性肝胰腺坏死症频繁;如今,对虾早死综合症(EMS)不容乐观,受早死综合症困扰,湛江地区的对虾养殖病死率据统计已达到在70%到80%。
  
  研究显示,引发EMS的根本原因是虾苗抗逆性下降,间接原因是养殖技术管理水平不适应当前环境状况。面对当前对虾养殖的现状,对虾饲料作为对虾养殖过程中格外重要的一个环节,饲料行业会受到怎样影响,往后对虾饲料行业发展路在何方?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张海涛表示,今后的对虾饲料产量总体走势将会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但是由于企业内部运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剧增,虾料的利润明显下降,因此整个行业中饲料企业之间的市场份额竞争将会愈演愈烈,同时行业恶性竞争的发生几率一样不容小觑。
  
  张海涛指出,从长远来看,对虾的养殖产量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主要由于对虾市场供小于求、养殖户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变化加快了行业规模化标准化进程、养殖模式不断创新优化、政府的土地流转政策落实等。相应地,产量的增加,也为饲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与过去不同的是,饲料行业将从以往单一饲料竞争升级到产业链体系层面上的竞争,技术服务也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据估计,对虾饲料的海外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越南、缅甸、印度以及非洲地区或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张海涛强调,养殖环节对饲料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优质饲料的要求不断提升,饲料企业想要在市场份额竞争中拔得头筹,系统创新将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不二选择。

       中国水产频道(www.fishfirst.cn)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谢谢合作。

 
  【关键字】:水产网 对虾论坛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