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六六不顺!万斤鱼款打了水漂

2015-6-7 09:19|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23864| 评论: 1|原作者: 邓汉文|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眼看就要到手的钱,就这样又打了水漂。”6月6日,广东人做“六六大顺”的日子里,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大湾村黎老板却愁白了头。笔者致电知情人得知,棠下镇黎老板原本打算在明后两日时间准备 ...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眼看就要到手的钱,就这样又打了水漂。”6月6日,广东人做“六六大顺”的日子里,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大湾村黎老板却愁白了头。笔者致电知情人得知,棠下镇黎老板原本打算在明后两日时间准备出鱼,在鱼中都联系好的情况下,眼看看存塘的万余斤罗非鱼一夜之间泛塘,损失近20万元。
  
  二次大意失荆州
  
  “在去年11月份,我就提醒过老黎赶紧把这批鱼出了。”作为黎老板好友,前广州灵川饲料有限公司江门区域经理徐秋桂提及,由于黎老板以前一直都是养殖麦鲮、桂花鱼,对于罗非鱼市场并不熟悉,由徐秋桂客情帮忙联系鱼中收购,其中徐秋桂不止一次提醒黎老板尽早出鱼。6月5日,黎老板在徐秋桂帮助下,联系好鱼中,商酌好价格,敲定在6月7日出鱼。
  
  但6月6日早上六点,部分鱼有浮头现象,黎老板感觉并无大碍,只是想日常一样打开增氧机,时至9点,鱼塘九成罗非鱼包括混养的鳙鱼、鲢鱼以及少量泥鳅已经泛白漂浮,鱼塘近一半面积被死鱼占据。无独有偶,这样的事故已不是首次发生,今年4月份同样是出鱼前发生泛塘死亡,价值十几万的桂花鱼全部无法完成进入餐桌的使命,就地掩埋。
  
  粗放式养殖成因
  
  同样的损失事故,发生在同样的人身上,恰好又发生在同似的时间点上,难免会令人觉得事有蹊跷,其实不然。黎老板一直以养猪为主业,在栏数可达3000头,但也承包近80亩鱼塘,一般打造成“猪场+鱼塘”的模式,目的在于建立成生态养殖,减少饲料成本投入,之前一直混养麦鲮、鳙鱼为主,2014年改养罗非鱼。据笔者所知,黎老板改养罗飞鱼塘面积接近半数,放苗近6万尾,密度较大,但混养底层鳙鱼、泥鳅少量。近一周时间江门棠下镇天气闷热、暴雨频繁,水体含氧低,加上“猪场+鱼塘”模式生态链短,猪排泄粪便包含耗氧生物、菌类多,部分直接排入水体供杂食性和底层鱼食用外,其余部分融入水体生存、发酵等过程直接消耗水体环境中的含氧,造成鱼塘含氧过低。综合上面密度、天气、养殖多方面因素,此次事故发生原因皆因养殖方法、管理上的缺陷造成,黎老板以及当地行业人士参与谈论,此说法也得到印证。
  
  “死鱼”背后的启示与责任
  
  自在广东惠州和湖北仙桃、南昌抚河等地连续发生了养殖鱼类大量死亡的问题后,发生在黎老板身上事件同样又是一个典例。在黎老板身上,看到的是一个传统养殖户的脆弱,黎老板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为什么要提出“传统养殖户”这个说法呢,原因在于现在依旧存在着这么一类很纯粹地坚守着传统、粗放式养殖模式的人,但他们也是我们水产人,只有这么多年来养鱼的经验,没有的系统理论去指导,抵抗现实养殖风险的能力低,也没有一些额外的途径去学习,应变风险能力差,往往辛苦的来收成,马上就到嘴的肉就这样没了,作为同样行业里的我们岂不痛心。
  
  如果有人问:“不是有企业业务员、技术人员跟进养殖户的吗?”的确,现在服务营销很火、很热,除了证明企业营销方式的改变,也是侧面反应一个企业对养殖户的担待与负责。在以往死鱼事件里,一些大型企业快速有效的反应的确成了让行业欣慰的标榜,但依旧有那么一批“老一代企业”令人堪忧。那为什么提出“老一代企业”的这个说法呢?不是说着企业建立事件多长远,多有企业文化,沉淀得多好;而是在面对养殖户应对养殖风险上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没有更加适当地替养殖户改变观念,提高养殖技术,减低养殖风险,服务仅仅在于资本放赊,企图养殖户收成来成就企业的利润。在中型企业如履薄冰似的谋求生存发展空间的今天,没有服务、责任意识,“老一代”不只是老去,而是彻底的淘汰。
  
  时代变了,行业依旧难做,企业将会肩抗更多责任和期盼,且行且珍惜。
  
  【关键字】:江门棠下  罗非鱼泛塘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群林生物 2015-6-8 14:49
这两次死鱼事件都没有给养殖户启示,只是一味的放料养殖,不根据科学的依据去养殖,这往往是酿成错误的原因。80亩的虾鱼塘损失才20万,不是很大的损失。还有就是,不是企业的赊账,是经销商的赊账,一般公司都有技术 ...

查看全部评论(1)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