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鱼虾等水产品是广州人的餐桌最爱,早在1985年的《广州研究》就曾报道当年广州人“一年吃鱼10万吨”,人均消费鲜鱼32千克,这些流向餐桌的鱼类均来自于捕捞或养殖。不过,最近10年,广州人餐桌上的捕捞类水产品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海水或淡水养殖的水产品。 数据显示,2004年,广州捕捞水产产量为83909吨,占当年广州水产总量的21.9%。而到2013年,这一数字已减至76883吨,占当年广州水产总量的16.1%,共减少7026吨,缩减幅度为8.4%。可以看出,2004年~2013年间,广州的海洋捕捞水产虽然有所上升,但依托于江河、湖泊的淡水捕捞水产却下降得厉害。 与之相对的是广州养殖水产产量的剧增。2004年,广州养殖水产产量为300295吨,占当年广州水产总量的78.1%。而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已经攀升至399942吨,占当年广州水产总量的83.9%,增加99647吨,增加幅度为33.2%。可以看出,2004年~2013年间,广州的海水与淡水养殖水产产量都有较大幅度增加。 上述情况说明,广州人餐桌上吃到的鱼类将越来越依靠人工养殖,而吃到自然水域生长的鱼类的机会将越来越少。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