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你能区分出这些鱼为什么浮头吗?

2015-6-14 08:33|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23074|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阴雨连绵阿的四五月已经过去了,炎炎夏日正在逼近。水产养殖又要进入水质恶化、鱼病多发的时期。国学经典《黄帝内经》强调“善治病者,治未病”,意思是说善于治病的人不会让人发病或在发病早 ...
  文/图 福建大北农科技有限公司 段星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阴雨连绵阿的四五月已经过去了,炎炎夏日正在逼近。水产养殖又要进入水质恶化、鱼病多发的时期。国学经典《黄帝内经》强调“善治病者,治未病”,意思是说善于治病的人不会让人发病或在发病早期的时候就能够及时治好,因为这样损失是最小的。但是有些养殖朋友经验不够,或是受限于池塘条件难免会出现一会问题。为了帮助广大养殖朋友对症下药,及早治好鱼病,特撰写此文。
  
  先看下面几张图,如果不看图示,你能区分出这些鱼浮头的原因吗?
  

  图1 缺氧浮头

  
  图2 车轮虫大量寄生而呆浮水面的鱼

  
  图3 因氨氮中毒而缺氧的白鲢
  
  通常鱼浮头有三种原因:水中缺氧、氨氮中毒和鳃上有寄生虫,表现出的浮头症状也不完全相同,具体参见表1。
  
  表1 鱼浮头的三种原因解析
  

  当然在现实水产养殖中,有时候不单单是由缺氧或氨氮中毒或寄生虫病引起,有时候可能是三者中的任意二者甚至三者同时引起。比如今年4月轰动全国的惠州潼湖农场近20万斤死鱼事件,有人检测氨氮含量远超正常值,推断是氨氮中毒所致,有人根据大量鱼浮头推断是倒藻之后缺氧所至,氨氮中毒应该会有暗浮头的症状。大北农水产科技集团技术服务团队在经过详实的问诊和仔细的实地调查之后,综合分析,终于发现是由急性氨氮中毒+缺氧引起。单单氨氮中毒时,水中溶氧是足够的,只是鱼鳃中毒损坏了,鱼不需要抢空气中的氧,所以才会暗浮头。但是如果鳃又不健康,水中又缺氧了,鱼肯定要抢空气中的氧,所以惠州潼湖农场张老板的鱼才直接表现出缺氧浮头的症状而没有表现出暗浮头的症状。
  
  那么我们也可以做个假设,寄生虫病+缺氧同时出现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鱼是嘴露出水面还是背鳍贴近水面但嘴在水里?死鱼顺序如何?如何处理?
  
  这得看哪个更严重,如果寄生虫病更严重,那么如表1所示寄生虫相应症状表现更多点,比如背鳍贴近水面的鱼会更多,鳃上寄生虫越多的鱼死得越多。如果缺氧更严重,那么如表1所示缺氧浮头的相应症状会表现更多,比如白鲢先死,底层鱼后死,花白鲢的下嘴唇比上嘴唇长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设想寄生虫病+氨氮中毒,甚至缺氧+寄生虫病+氨氮同时出现会是什么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曾说过:“战有常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战场上瞬息万变,用兵也要随机应变,不可拘泥于兵书。同理,我们实践中遇到的水产养殖问题决不会如教科书上一样简单,会出现很多种情况。这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采取治疗方案,不可照搬教科书上的教条。虽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勤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就一定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药到病除。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转载请说明出处《水产前沿》杂志 www.fishfirst.cn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合作。

  【关键字】:浮头 水质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