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SeafoodNews 报道:中国海南地区因白虾产量低靡及价格下滑,不少养殖户已经转向其他养殖品种。受传染性疾病困扰,今年海南首轮养殖虾产量并未尽如人意,传染性疾病的高频爆发,部分养殖户已经减少养殖虾数量,或采取鱼和白虾或各种类型虾混养的养殖方式,降低疾病风险。而部分养殖户已经做好迎接第二轮养殖季准备。 在海南演丰和海口地区的养殖场内大部分白虾的养殖周期在50-60天,每磅大约120头。今年养殖户面临的困境是高频发的传染性疾病和养殖虾生长率较慢,报道称,30天内EMS疾病在海南地区养殖虾中频发。部分养殖户已经在6月提前将虾类产品出售,尽管虾的个头较小,但为避免更严重损失,养殖户不得不售罄。目前,养殖户面临的问题是7月和8月是否继续养殖虾类,以便来年1月份进行销售。同时,海南翁田和文昌地区的养殖虾产能也很低。 广西北海:对虾养殖成功率低价格低迷虾农积极性差 北海日报记者日前在一县三区采访时了解到,曾作为北海市沿海广大农民收入来源的对虾养殖今年行情更加低迷,除养殖成功率低外,收购价格更是雪上加霜,普遍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左右。 记者综合铁山港区、合浦县等对虾养殖户、收购商信息了解到,目前,今年首造对虾已进入收获期,但对虾养殖成功率低于去年。据一些虾农反映,去年养殖成功率约为30%,今年普遍反映仅在20%左右。另外,在收购价格方面,去年虽然产量低,但价格要比往年高,虾农可以弥补一定的损失。今年不但成功率低,收购价格也较去年低。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之所以出现量少价低的现象,主要与国内消费市场疲软有关。以60头规模的对虾为例,去年收购价格在32至34元/公斤左右,而今年只有24至26元/公斤。 对虾养殖曾一度是北海市沿海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但近年来,在虾塘退化、水质污染、虾苗质量得不到保证等因素影响下,对虾养殖成功率连创新低。业内人士指出,对虾养殖户要改变目前低迷情况,需要引进新的技术,大胆向江浙同行学习。此外,要改变眼下养殖户分散单打独斗的格局,可考虑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名义向地方财政部门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利用这些资金改造虾塘,提高对虾养殖成功率和附加值。 【关键字】:虾病肆虐 产能骤降 中国水产网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