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江浙地区河蟹养殖或进入“水瘪子”发病高峰期

2015-8-6 08:06|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18874|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水瘪子”是江浙一带对河蟹肝胰腺坏死病的俗称,针对该病目前仍未有清晰可靠的病理学研究和有效的治疗方案,病蟹最主要的特点是肝胰腺坏死,故推测任何伤害螃蟹肝脏的因素都容易引起水瘪子,包括毒素、饥饿、气泡病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水瘪子”是江浙一带对河蟹肝胰腺坏死病的俗称,针对该病目前仍未有清晰可靠的病理学研究和有效的治疗方案,病蟹最主要的特点是肝胰腺坏死,故推测任何伤害螃蟹肝脏的因素都容易引起水瘪子,包括毒素、饥饿、气泡病、细菌、营养等。今年因为气候异常,早期水温低、雨水多,水草长势差,河蟹规格偏小,但水瘪子出现提早,病情严重,尤其是苏北地区。本文介绍了水瘪子的主要症状、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以供业者参考。
  
  症状有哪些?
  
  体软、附肢肉少、腹部略透明、体色偏暗、肠道无食或少食、肝胰腺不同程度坏死(图1、2)。
  
 
  图1
  
  
  图2
  
  易上草、上边、上岸,出水易死。做细菌分离(图3),有大量气单胞菌(革兰氏染色,图4)。
  
  
  图3
  

  图4
  
  今年流行情况?
  
  江苏兴化河蟹主养区每年从河蟹放苗到河蟹上市都有少量的“水瘪子”发生,但以往并不严重。今年情况特别严重,主要是三壳以后“水瘪子”大量形成,“水瘪子”的典型特点是吃料减少。
  
  原因是什么?
  
  任何影响河蟹摄食的因素都会导致“水瘪子”的形成,简单来说,河蟹“水瘪子”是一种营养缺乏病,河蟹营养缺乏后体质变弱,之后造成细菌的继发感染(细菌分离发现“水瘪子”越严重分离出的细菌量越大)。
  
  1、蜕壳期天气变化:今年大多河蟹三、四壳期间阴雨天气多,且天气变化大,忽晴忽阴,忽冷忽热,导致水体氧气含量急剧变化,短时间气体过饱和形成“气泡病”(河蟹鳃丝有气泡,图5)导致正在蜕壳的河蟹肝胰脏受损(河蟹肝胰腺刚开始受损发白,图6、7),进而影响河蟹摄食,造成河蟹消耗肝胰腺、甚至排泄肝胰腺,最终导致河蟹肝胰腺消失变成“水瘪子”。
  
  
  图5
  
  
  图6
  

  图7
  
  2、慢性中毒:一些杀虫、杀青苔、杀蓝藻的低毒慢性药残会直接影响河蟹摄食,导致肝胰腺病变形成“水瘪子”。
  
  3、水草过多影响吃料:沟中伊乐藻过密导致河蟹长期缺氧不出来摄食,慢慢营养不良形成“水瘪子”。
  
  4、蟹苗体质差:蟹苗体质差,放到蟹塘吃料少,肝胰腺病变,形成前期的“水瘪子”。
  
  5、排泄肝胰腺:河蟹直接把肝胰腺通过肠道排到体外(肠道内充满肝胰腺图8),直接引起河蟹“水瘪子”。
  
  
  图8
  
  6、细菌感染:通过大量的细菌培养分离发现河蟹“水瘪子”越严重肝胰腺、肌肉中分离出的细菌越多,说明河蟹“水瘪子”是细菌继发感染。
  
  如何预防?
  
  河蟹属于低等甲壳动物,其肝胰腺承载了免疫、解毒、消化功能,一旦肝胰腺病变形成“水瘪子”,就很难治疗,造成较大损失,所以只能提前预防避免或降低损失。预防“水瘪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挑选优质蟹苗,放苗后尽早投喂,开始喂鱼驯化并内服营养保肝产品(今年发现长期内服LY-生命素的蟹塘“水瘪子”发病率低)提升河蟹自身体质,保证河蟹前期成活率。
  
  其次,最重要的是预防河蟹“气泡病”,适当提升水位、保证水草合适的密度避免水草过多导致表层溶氧过高而底层缺氧严重、使用活菌制剂和改底产品稳定水质底质环境,有条件的蟹塘尽量装增氧机曝气,特别注意河蟹蜕壳期和阴雨天的管理,避免河蟹蜕壳期在氧气含量较高的伊乐藻草头上蜕壳,蜕壳期适当补钙加快河蟹硬壳速度、生态消毒剂(“优肽”)消毒减少河蟹蜕壳期细菌感染概率。
  
  再次,“少杀虫”,减少蟹塘有毒物质的使用。杀虫、藻类后,容易引起水体短时间内氧气变化大,易造成“气泡病”和河蟹中毒,特别是蜕壳期慎杀虫、杀藻类,做到定期多元有机酸解毒减少水体毒素含量。
  
  最后,“吃料好,体质才好”。时刻观察河蟹吃料情况,如果发现吃料减少,及时找出原因尽快恢复河蟹吃料,也可适当喂鱼诱食河蟹摄食。
  
  总之,随着河蟹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环境越来越差,河蟹的病害也越开越多,造成河蟹养殖越来越困难,此时单纯的靠天吃饭、发病后再治病已经不能满足河蟹成功养殖达到赚钱的目的;此时更要加强人为对河蟹养殖的控制,特别是对河蟹生长环境的控制,提前预防病害的发生,降低养殖的风险。
  
  【关键字】:水产网 河蟹 肝胰腺坏死病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