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 王平、王雅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2015年8月5日上午10点,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会长王博文,副会长孙振伟、云乐、胡裕松,秘书长王平,部分苗企和协会部分会员与全球养殖联盟主席、美国科那湾公司总裁乔治博士进行 “对虾选育、养殖与EMS疾病管理”专题交流会。 王博文会长、王平秘书长与乔治博士 王博文会长主持会议并对乔治博士的再次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会上,乔治博士从种虾选育、对虾EMS疾病的管理、对虾营养三个方面做专题报告。在种虾选育方面,科那湾公司致力于筛选长得快,抗TSV、WSSV、EMS、IMNV等疾病且耐受大豆蛋白的优质种虾。主要是对对虾基因特性的筛选从家系上做研究,用分子标记法即利用SNP标签标记对虾单核甘酸并对有利于提高对虾生长速度、高抗病性、耐大豆蛋白的基因片段进行提取和分析,最后筛选出耐大豆蛋白、生长速度快、高抗病性家系。最后筛选的家系在夏威夷连续两年均无检测到病原体,如TSV、WSSV、EMS、IMNV等。 科纳湾繁育基地 就目前中国对虾养殖高死亡率、生长慢、疾病爆发频率高等特点,乔治博士对影响最大的EMS疾病管理进行重点介绍。EMS即早期死亡综合症,是由一种副溶血弧菌引起。病原通过亲虾和幼体进行垂直传播,而在亲虾繁育期间活体投喂多毛虫类(沙蚕)是亲体携带病原的最大隐患,生物安全潜在危险性最大,而红虫投喂危险性最小。乔治博士指出,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及时清除死虾、使用地下水、减少水体中有机物含量、混养罗非鱼、添加生物活菌等途径提高水体环境阻断EMS的水平传播,达到防控EMS疾病的爆发。目前,在墨西哥已培养出高抗EMS基因的L.vannamei品系,养殖成活率和产量都较可观。 不同养殖群体病菌携带情况 泰国抽检的育苗投入品及幼体的生物安全几率 在营养方面,乔治博士分享了通过添加EMS抑制剂、氨基酸、微量元素、合成诱食剂等提高虾体对EMS的抵抗力,预防EMS的爆发。 对虾养殖技术发展历程 自由发言阶段,大家踊跃发言,就对虾养殖种苗选育、环境和EMS疾病管理防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乔治博士进行交流与讨论。本次交流会为提高协会会员对虾选育技术,提升虾场管理者管理和养殖技术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水产网 对虾 种苗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