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大黄鱼触网转型下的产业发展

2015-8-13 19:18|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23485|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作为推动着“互联网+水产品”的发展的标杆模范,大黄鱼正实现触网转型。巨大的光环围绕下,我们是否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大黄鱼的产业发展真的完善了吗?
  文/图  中国水产频道 罗少蒙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作为推动着“互联网+水产品”的发展的标杆模范,大黄鱼正实现触网转型。巨大的光环围绕下,我们是否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大黄鱼的产业发展真的完善了吗?
  
  “‘互联网+大黄鱼’就是把最好的大黄鱼产品,搭乘现今世界最广为使用的互联网技术的时代快车,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和最精准物流体系,直接送到千家万户!”“大黄鱼之父”刘家富在第三届中国大黄鱼产业论坛中的发言振奋人心。
  
  “大黄鱼之父”刘家富在第三届中国大黄鱼产业论坛上做报告
  
  的确,目前很多行业人士已经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水产养殖的“互联网+”,希望借助互联网实现水产养殖的转型升级。大黄鱼曾居我国传统四大海洋主捕对象之首,作为“国鱼”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相关部门统计,从2000年初步实现大黄鱼养殖产业化以来,大黄鱼养殖产量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平均产量约占全国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的10%左右,至2014年,大黄鱼已成为我国最大规模的海水养殖鱼类,年产量达12.79万吨。
  
  生鲜一直被看作“电商最后一片蓝海”,据数据显示,目前生鲜电商毛利率平均可达到30%—40%,其中海产品毛利率最高,达到50%以上。国内知名电商各路资本的涌入,也加速了大黄鱼电商行业的发展。因此,大黄鱼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大黄鱼”应运而生,作为标杆模范推动着“互联网+水产品”的发展,京东、阿里巴巴、本来生活等各大电商玩转生鲜电商运营模式,为大黄鱼的网上营销招商乐此不疲。
  


  但是,巨大的光环围绕下,我们是否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大黄鱼的产业发展真的完善了吗?
  
  种质退化仍是“老大难”题
  

  “大黄鱼之父”刘家富老师
  
  如今已光荣退休的“大黄鱼之父”刘家富,始终没有忘记身为水产科技专家的职责,他主持编撰了《大黄鱼养殖与生物学》,把推广示范水产科学技术和传授病害防治知识视为己任,至今仍活跃在海洋人才培养教学领域。作为一个奋斗在前线的大黄鱼人工繁殖专家,他最关心的仍是种质资源问题。
  
  据了解,一些育苗户在低苗价的恶性竞争中为获取利润,一味降低亲鱼成本,使用网箱中大大小小的商品鱼进行近亲繁殖,高密度育苗辅以药物,引起大黄鱼种质退化,造成大黄鱼养殖成活率低。他提议“政府应大力支持加快原良种场建设步伐,坚持原种选育,在保证大量繁育原种子一代供增殖放流的同时,并供作良种选育的亲鱼。”
  
  大黄鱼配合饲料尚未普及
  
  全国大黄鱼年产量15万吨以上,目前饲料使用量约5万吨。据业界人士反映,目前大黄鱼全价人工配合饲料质量尚未真正过关,养殖户普遍使用冰鲜鱼投喂。这些冰鲜小杂鱼不但破坏水产资源,污染水体环境,且常因饵料变质或携带病原体而使大黄鱼致病。
  
  “目前要做到让养殖户全程使用饲料仍有难度,部分接受饲料的养殖户也是交替喂饲料与冰鲜鱼。”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副总经理梁安伟表示饲料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且在养殖过程中冰鲜鱼比配合饲料更有生长优势。
  


  福州市珊瑚饲料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郑跃鹏形象地比喻道:“冰鲜就好比稀饭,饲料就好比米饭,人吃稀饭是不容易有饱腹感,所以会摄食更多的稀饭。稀饭的适口性稍微强些。”他表示养殖户投料以冰鲜鱼为主是因为投喂冰鲜的生长速度比配合饲料的快。
  

  粤海“大黄鱼突击队”
  
  尽管如此,饲料企业对于大黄鱼饲料市场还是信心满满。“全国大黄鱼年产量15万吨以上,宁德年产量在8万吨左右,目前全国饲料使用量5万吨左右,主要以冰鲜投喂为主,若全部使用饲料进行投喂,市场容量30万吨左右,市场潜力巨大。”福建粤海鱼料部部长甘小忠认为,投喂饲料少污染、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养殖户观念的不断更新和配合饲料技术的不断提高,饲料取代冰鲜的趋势是必然的。
  
  无序无度养殖下鱼病频发
  
  大黄鱼的刺激隐核虫病,又称“海水小瓜虫病”、“白点病”,该病对我国大黄鱼等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危害极其严重。
  

  宁德三都港大黄鱼养殖基地
  

  密密麻麻的大黄鱼网箱养殖
  
  大黄鱼养殖协会会长杨业平介绍到,现今养殖户们对小瓜虫病束手无策,一旦死鱼了就只能及时处理掉,减少大面积暴发。杨业平为此也对网箱进行了改进,过去的网箱深度是5米左右,现在达到10米,大黄鱼的活动空间更大了,养殖的成活率和产量也提高了。
  
  大黄鱼养殖协会会长杨业平(中)
  
  “小瓜虫病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布局稀一点。”刘家富直言道,鱼病频发都是出于布局不合理,导致水质变坏。网箱太多太密,水流不畅通,白点病危害就大。“真正科学的防治方法:网箱少一点,面积大一点,水流畅通,单位水体的大黄鱼产量也会高一点。”
  
  大黄鱼转型升级拭目以待
  
  借助各大生鲜电商销售平台,搭乘“互联网+”时代快车,大黄鱼“游”向千家万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互联网+大黄鱼”是一项全新的课题,除了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完善到位,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管理与服务,以及加快互联网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尽管产业还存在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行驶的。据笔者走访了解,福建省宁德市政府正在筹划在宁德三都港建造面积达2000多亩的大黄鱼交易市场。这一举措的成功落实,将会为大黄鱼的产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关键字】:水产网站 大黄鱼 互联网+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